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1月1日至10日全国生猪(外三元)价格为每公斤15.2元,比上期涨了2%。但是,随着雨雪天气好转,北方菜价开始环比下降。
在能源和工业品原材料方面,北大宏观经济研究课题组分析师蔡含篇认为,2018年涨跌因素并存,国际原油价格有上涨的可能,但是铁矿石价格可能下跌。
综合来看,2018年CPI仍有望稳定,难以大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CPI同比涨幅为1.6%。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将会有2018年物价调控目标,一般认为3%的可能性比较大,与2017年一致。不过不少机构预计2018年CPI同比涨幅将保持在2%左右的水平。
猪肉价格有所上升菜价下跌
根据了解,近期部分酒类、肉类价格出现了上涨的情况,这导致一些相关概念股涨幅比较大。据同花顺数据,1月16日,猪肉概念板块上涨2.85%,10只个股上涨超过5%。但从实际来看,猪肉价格涨幅并不明显,蔬菜价格反而出现了环比下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1月1日至10日全国生猪(外三元)价格为每公斤15.2元,比上期涨了2%。
北京最大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的数据显示,2018年1月6日至1月12日一周内新白条猪的最高价是9.68元/斤(1月8日),比上周的9.43元/斤上涨2.65%。该涨幅仍很有限。
新发地统计负责人刘通认为,目前来看,毛猪供应还是处于相对宽松的状态,不具备拉动肉价上涨的动力。后期肉价有可能进入波动上行的区间。
但是同期新发地市场的蔬菜价格却下跌了。比如1月12日,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2.35元/公斤,比1月5日的2.42元/公斤下降2.89%。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农业领域正在实施市场导向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粮食收储价格有所降低,这使得食品价格凸显了一个近年来罕见的低迷态势。2017年食品价格出现2003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中国发展优质高效的农业,就使得传统的食品价格难以上涨,CPI会更稳定,但是与工业品价格会有剪刀差。”他说。
此前今年年初,部分地区出现了大面积大雪天气,导致运输困难,蔬菜价格短期有所上升,不过随着天气好转,蔬菜价格恢复正常。
CPI难走高
尽管近期国际油价快速上升,猪肉价格有所上升,但大量的价格下跌因素仍然存在。
比如钢铁价格近期出现了大跌。近日,河北唐山1月16日的三级螺纹钢价格是每吨3820元,比2017年12月13日的每吨4760元价格,下跌了近20%。1月15日钢坯价格为每吨3470元,也比2017年12月12日的每吨4010元水平,下跌了13%左右。钢价下跌缓解了下游的汽车和家电行业的成本上升压力,对CPI起到了一定的稳定作用。
考虑到目前钢铁去产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钢价难以大涨已成定局。钢铁行业资深专家马忠普认为,目前钢铁去产能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下一步就应该维护市场的机制,保持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
他也指出,即便是钢铁价格上升,也难以使得下游的消费品价格大幅上涨,2017年钢价大涨时,CPI同比涨幅低于2%,与工业品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涨幅差距在5%左右。原因是,上游原材料领域上涨难以向下游传导,只是增加了中游制造企业的压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目前猪肉价格其实也不存在大涨的可能。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顾问冯永辉认为,生猪价格大涨的热潮已经过去了,2018年第一周生猪(待宰活猪)价格每公斤涨了五毛钱,现在回到了中间位,15元/公斤。
他指出,目前生猪价格每斤高于成本价大概1至1.5元,一头猪大概赚300元左右,刚好就是一个均衡价位。即既不缺也不过剩,这是非常理想的一个状态,这对整个产业链都是有利的。
他指出,只要没有特别大的疫情发生,价格难以上涨,还有可能进一步下跌。“现在冬天还没过,所以价格走势还不能确定。存栏量目前比去年要多一些,还是比较充足的。”冯永辉说。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2018年PPI涨幅可能会回落到3.5%左右,大幅低于2016年的6.3%水平,这有利于CPI稳定,CPI在2018年能否快速上升,仍取决于食品价格能否恢复性上涨。“假如今年食品价格能够恢复到过去五年的平均涨幅的话,CPI涨幅可能会升到2.5%左右。”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