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扩张
新希望正在加快区域并购。近日,新希望乳业董事长席刚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新希望乳业计划巩固西南市场,提高目前的市场份额,下一阶段将考虑开拓新的市场。“新希望最早是从饲料、养殖等产业链发展起来,乳品的发展是在2001年开始,此前新希望乳业没有在乳品方面建立一个品牌,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为发展这一方面业务,新希望乳业开始选择一些地区当地的区域品牌进行合作,也是当时的一种战略选择。”席刚说。
据了解,新希望乳业已经通过收购地方乳企加速全国布局。当时新希望乳业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是,通过收购得到渠道资源、品牌资源和团队,整合完成后区域市场形成联动,进入全国三甲。不过区域乳企间整合的难度较大也成为新希望乳业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对于这一困难,席刚称新希望乳业并购不同区域的品牌、工厂,企业之间的融合肯定存在一定难度,路径也与单一品牌在全国区域建设工厂有很大的不同。新希望乳业在并购后也经历了比较长的整合时间,才走向快速发展时期。“以前部分区域品牌在人才结构等方面有一定的短板,新希望乳业的加入会使这些企业在短板方面得到帮助,也可以使原先的企业升级、优化。”
掘金巴氏奶
扩张之后,大力发展低温奶成为新希望乳业的主要方向。近年来,看上“低温”这块蛋糕的企业越来越多。继蒙牛在2017年5月成立巴氏奶事业部后,新希望乳业也将“低温新鲜”作为企业的发展战略。三元则在2017年9月低调收购加拿大AVALON有机巴氏奶。与此同时,国外鲜奶品牌也纷纷涌入中国市场,低温领域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席刚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战略选择,相对来说,伊利、蒙牛在常温奶领域已经形成规模。对于后来者来说,需要思考自身的优势、增长空间、差异在哪里,才能保证企业在未来的发展时找到自己的空间,否则在竞争时是没有办法“活下来”的。新希望乳业合作的企业都是城市型乳企,是当地的品牌,以巴氏奶为主,因此在规划中,还是要发挥这些企业的长处。
发力优质乳
消费信心不足与产业链不平衡是当下中国乳业发展的两大难题。近几年来进口乳制品增长迅速,也客观反映了消费者对国内乳品的信任感还没有恢复到令人满意的水平。提高本土乳品品质并重获消费者信赖才是惟一出路。
为通过创建优质乳标识制度确定中国好奶标准,国家农业部牵头建立国家优质乳工程。目前全国已有12家企业通过了这一审核,越来越多拥有资质的乳制品企业也开始加入评审申请流程,“优质乳工程”已经成为行业公认的好奶标杆。
2016年9月,新希望乳业旗下昆明新希望·雪兰乳业成为首家通过中国优质乳审核的乳企。2017年12月,新希望双喜乳业(苏州)公司成功通过国家优质乳工程验收。这不仅是江苏首家过审乳企,也是新希望乳业旗下第6家通过中国优质乳工程审核的企业。
席刚表示,新希望乳业目前正在做优质乳,已经有六家工厂通过了优质乳工程的验收。新希望乳业希望通过优质乳工程来倒逼自己进行提升,也提醒自己达到优质乳工程的目标。新希望乳业目前做的是24小时鲜奶,但产品保质期是5-7天,超过24小时后,鲜奶就要下架销毁或通过赠送将产品处理掉,这样的概念也使得新希望乳业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提升自身的质量管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