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积极推进我国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4-07
     积极推进我国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畜牧业始终保持了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畜牧业

    产值已突破1万亿元,饲料工业已拥有1亿吨饲料的生产能力,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在农民

    增收中已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建立安全优质高效的饲料生产

    体系,确保畜产品安全,加快畜牧业发展。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

    畜牧部门提出的更高要求。今后,我国畜牧业应如何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中加快发展?

    就此问题,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沈镇昭日前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沈镇昭说,近些年来,我国畜牧业规模化、区域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已

    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对畜牧业发展,特别是畜产品质量安全、动物卫生安全和草原生态安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

    求。但是目前我国畜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法律法规不完善;投入不足,基

    础设施薄弱;畜牧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畜禽良种普及率较低,畜群结构不尽合理;饲料原

    料供应不足,饲料监测体系和安全监管体系不健全,饲料添加剂质量及使用存在一些安全隐

    患;草原退化、沙化、盐碱化、石漠化面积不断扩大,草原载畜能力不断下降。针对这些问

    题,今年农业部确定了畜牧业工作的新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确保畜产品安全和市

    场供应、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为目标,以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和提高

    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坚持依法治牧,实行分类指导,强化监督管理,推进科技进步,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新的

    贡献。

    沈镇昭指出,当前,全国各地正值春耕大忙时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也在紧

    张有序的开展。我们将按照“两不误、两促进”的要求,在抓好畜牧业其他各项工作落实的

    基础上,突出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首先,要积极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一是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现代畜牧业是高产、

    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畜牧业;是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高,可控性强的畜牧业;

    是技术密集,工程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的畜牧业;是实行饲料、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

    经营的完整产业体系,商品化程度高,产品竞争力强的畜牧业。二是大力引导、推动畜禽规

    模养殖和禽畜养殖小区的建设。目前,畜牧业司已组织有关方面展开专题调研,以迅速建立

    统一的养殖小区技术规范,进而向全国推广。同时,将选择一批规模化养殖的实用技术,在

    全国普及应用。其中,青贮玉米技术经农民使用后,效果良好,深受农民的欢迎,今年将培

    训5100个农户,以尽快推广这一技术。三是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采取综合措施,加强

    草原保护和建设。一方面要继续实施退牧还草,建立完善草原家庭承包、基本草原保护、草

    畜平衡和禁牧休牧轮牧四项草原保护制度,并开展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另一方面,要

    加强草原执法监督工作,并对草原防火、草原鼠虫害防治进行重点部署。

    第二,今年将加强作为畜牧业基础的畜禽良种繁育工作。为此,在加强畜禽良种项目的

    立项、监督工作的同时,畜牧业司将组织实施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即对使用奶牛冻精来改良

    奶牛品种的农民予以补贴,以鼓励其改良奶牛的积极性,这一工作将在黑龙江、内蒙古、河

    北、山西四省区先行试点。

    第三,为确保畜产品的质量安全,今年将加强对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专项整治行动,对

    重点地区瘦肉精等违禁药品专项整治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重点地区养殖环节瘦肉精进行拉

    网式检查,并将违法违规企业向社会曝光,力争把生猪生产环节瘦肉精和其他违禁药品检出

    率控制在1%以下。

    总之,实现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工作责任重大,需要长期和艰苦的努力,当前要抓住

    机遇,一方面为促进农民通过畜牧业增收,一方面着眼于以后畜牧业的发展,积极推进各项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