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猪价“烧高”中的冷思考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4-08-19
     猪价“烧高”中的冷思考

     自去年夏天以来我国各地猪肉价格的上涨势头一直持续至今。最近,我国各地猪肉市场和生猪主产省又纷纷爆出肉价上涨的信息,这一问题已经受到市民和各方的强烈关注。

    

     江西省价格监测中心数据显示,从今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南昌市场生猪交易价由每市斤4.8元涨到5.2元,猪肉批发价由每市斤6.2元涨到7.2元,统装肉零售价由每市斤6.5元涨到7.5元。市民肉类消费主要品种精瘦肉的零售价由每市斤8.5元涨到10元,达到多年未有的高位。江西省城调队调查显示,7月份,南昌市场猪肉价格统装肉平均每公斤14.68元,比上月上涨7.9%,排骨平均每公斤18.7元,比上月上涨13.9%。价格监测人员表示,往年夏天高温季节猪肉价格都会略涨,但像今年这样短时间内大幅上涨的情况非常罕见。猪肉价格缘何高位猛涨?猪肉市场何去何从?肉价居高攀升市场格局生变尽管目前市场猪肉供应仍比较丰富,但肉价上涨和供应量的减少已对猪肉市场格局造成不小的冲击,并引起了一些市民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的抱怨。首先是冷鲜肉市场出现变化。肉价上涨给那些在产地屠宰、运费低廉的冷鲜肉生产企业扩大市场提供了良机,但各企业也由于各自物流等竞争力不等而获利不一。如去年进入南昌市场的“双汇”冷鲜肉一度发展了45家连锁店,可最近由于货源跟不上,有的不得不拿冷冻品顶替,10余家经销店干脆退出了猪肉经营。而同时,“雨润”、“金锣”等猪肉经销企业却在悄然扩大市场。其次,由于肉价上扬,利润丰厚,病死猪肉也频频登场乱市。

    

     7月10日凌晨,江西省质量监督局就在新余市境内截获了一辆载有20吨涉嫌病死猪肉的冷藏车。有关人士还认为,由于价格飙升催动生猪生产“大干快上”,催化剂、速效饲料可能被大量使用,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市场的猪肉质量也令人担心。但总体而言,猪肉涨价对农民增收有利。据江西省畜牧局测算,目前,规模养殖的每头生猪纯收入达172元,同比增长22元;农户散养一头生猪纯收入可达380元,同比增加120元。

    

     但肉价上涨对农民增收的不平衡现象也值得关注。那些看准市场、扩大存栏的农户获利丰厚;而多数逆市退出、放弃养猪的农户却没有获利,有的还要购买猪肉消费,增加支出。在城市,肉价问题已成街谈巷议,不少市民抱怨“吃不起肉”。记者在南昌塘子河农贸市场采访,屠户关于“肉价太高”的抱怨声声入耳。他们说,肉价上涨到每市斤10元的高位后,销售量明显减少,生意越来越难做。原来一个肉铺每天卖一头猪,现在只能卖半头,有的干脆歇业不卖了。7月13日一早,记者在这个市场看到,市场上近30个肉摊,有六七个没开张。屠户蔡安明说,减少的这部分销售量,大都是低收入家庭的消费量。有关人士建议,政府应密切监测猪肉价格动态,加强市场监管,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制止价格人为上涨;还可适时对生猪贩卖、屠宰商进行差率管理,防止中间商操纵市场牟取暴利。对于由于猪肉价格上涨给低收入困难群体生活带来影响,甚至造成“吃肉难”的问题,还可采取价格补贴或发放“救济肉”等办法来缓解;从长远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要根据市场物价涨落适时调整,确保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外因推波助澜价格触底反弹综合江西省农调队、城调队、江西省价格监测中心和江西省畜牧局的分析,这一轮猪肉价格上涨可以说是多年来猪肉价格低迷的触底反弹和一些外因推波助澜的结果,主要表现为6个方面。一是生猪存栏下降导致供求紧张。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种粮减少,各地农户加快了退出养猪生产的步伐。上世纪90年代,江西省生猪年出栏数达到2300多万头。之后,这一数字已连续多年徘徊在2000万头以下。目前各地生猪养殖业正经历着从家庭散养到规模养殖的转型,农户家养大大减少,而规模养殖由于资金、技术等制约而发展艰难。虽然今年上半年江西省畜牧业生产呈现7年来的最好形势,1至6月全省生猪出栏1039万头,生猪存栏1368万头,但这只是恢复性的增长。二是粮价上涨的滞后效应。去年10月份和今年3月份的粮价上涨带动饲料价格水涨船高,养猪成本提高,推动肉价上扬。江西省城调队的调查显示,今年以来,由于粮食价格上涨导致了饲料价格一直居高不下,6月份全省饲料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平均上涨了19.6%。三是集中“治超”抬高运价,减少了运输量。据南昌市佛塔生猪交易市场反映,过去河南、山东生猪大量进入南昌,生猪价格涨不起来。全国集中“治超”后,过去可以装三层的运猪车现在只能装两层,运价上扬,调入生猪减少,价格水涨船高。江西省城调队统计显示,从6月20日以来,南昌市货车的社会平均运价上升了77%,其中蔬菜及鲜活产品运价上升了28%。第四是季节原因。夏季高温给生猪运输带来困难,运输户担心生猪在运输途中死亡,因此减少每车生猪数量,无形中增加了生猪的运输成本。第五是猪肉出口量增加。海关数据显示,上半年,受全球禽流感疫情的影响,我国鲜、冻猪肉累计出口12.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8.9%,这进一步减少了国内生猪产品的供应量。第六是少数生猪商贩垄断市场,人为推动价格上涨。补栏谨防“卖高价猪,亏大本钱”江西农调、畜牧和价格部门的有关人士认为,今后一段时期,猪肉价格仍将持续高走。但由于是粮价、饲料价和运输价的升高共同作用,未来猪肉高价格不一定意味养殖业主的高利润,更有可能是高风险。因此,新老养猪业主入市或扩大生产还需谨慎,防止“卖高价猪,亏大本钱”。分析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将“托住”猪肉高价。一是生猪生产的恢复尚需时日。上半年已出栏生猪1039万头,同比增长3.9%,但存栏只有1368万头,同比增长3%,增幅不大,全年出栏不过2000多万头,与前几年2300万头的出栏水平相距甚远;二是粮食、饲料持续高价影响生猪生产积极性,同时增加养猪成本。国家出台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将有力地托住粮食的价格。江西省农调队的张月水说,粮食高价位将使农民们认为养猪不如卖谷,同时还将使饲料价格居高不下,拉高生猪出栏价格;三是持续的高温天气还会使运输成本和损耗居高不下。业内专家因此认为,8、9月猪肉价格将会继续保持高价,甚至缓涨;10月份以后随着高温天气的结束,市场生猪供应局面就会逐步得到恢复,猪肉价格将出现回落态势。但是,由于粮食、饲料将维持高价,特别是随着冬天、春节的到来,猪肉消费量增加,肉价回落的幅度不会很大,较高价位至少将维持到春节。但专家认为,未来的猪肉高价不一定意味着养猪的高利润,目前养猪企业和养猪户补栏入市要防止高投入、高风险。业内专家认为,猪粮比价在5.5:1时为养猪盈亏平衡点,但目前不少地方这一比例已接近甚至低于5.5。目前补栏的生猪要达到上市规格起码需要4个月,专家们对在这4个月里猪粮比价能否继续保持在5.5以上并不乐观。即使届时猪粮比价在5.5以上,但正处于强劲上升阶段的仔猪价格正在或已经吞噬了生猪养殖的部分效益,养猪要继续获得目前的高效益十分困难,甚至可能出现“卖高价猪,亏大本钱”的局面。散养“逆市下滑”呼唤规模养殖虽然生猪价格持续攀高,可江西农民养猪的出栏量、存栏量却逆市下滑。江西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对35个国家点调查县的245个村、2450户生猪饲养情况调查发现,江西生猪饲养农户(即饲养数在20头以下的散养户)户数在今年一季度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之后,二季度饲养户数仍继续减少,且出现了不少养猪“空壳村”。在调查的2450户江西农户中,上半年饲养生猪的只有1203户,同比减少31%;目前饲养生猪的农户占49%,同比下降了22个百分点。在1203户饲养户中,生猪存栏量、出栏量也明显呈下降趋势,上半年生猪存栏2452头,同比减少19%;出栏1883头,同比较少19%。1203户饲养户中,饲养能繁母猪43头,同比减少3头。

    

     江西省农调队专家张月水说,这一情况是近年来我国各地农民普遍对生猪养殖积极性不高的一个集中体现。这说明由于粮食减产,猪粮价格比不高、农户存粮减少、外出务工增多、农村兽医力量薄弱、农民改善居住环境等原因,我国农村“养猪过年”、“养猪吃剩饭”的传统正经历着重大转折。但这正是发展规模养猪、推进养猪专业化、产业化的良机。养殖业是我国入世后的农业领域在世界上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之一。当前猪价上涨农户生猪饲养反而出现下滑应高度关注。对于企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来说,应该在节约成本,规避市场风险的基础上,与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积极补栏扩大养殖规模,发展农户饲养专业群,大力推进养猪产业化。作为政府,更要抓住机遇,制定有利于生猪生产发展政策,参照粮食生产的补贴办法,结合实际制定生猪生产补贴政策;在引进工业项目的同时积极引进农业养猪项目,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同时大力推进养猪产业化;在农民工技术培训中增加生猪饲养技术培训班,把养猪技术送到农户家中;在资金信贷方面,建议银行、信用社部门设立养猪贷款资金,降低门槛,简化手续,适当降低贷款利率,延长贷款期,引导各方力量特别是农民发展规模养殖,在解决猪肉市场供应的同时提升养猪产业的水平,增强养猪产业的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