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生猪养殖端出栏量速不减,市场进入传统消费淡季,需求减少,猪价惯性下跌,3月猪价或跌至年内相对低位,刺激二次育肥抄底入场,同时冻品入库或相对频繁,亦对行情有明显利好,不过由于供给端压力不减,且消费端多以节日库存为消费主体,4月开始猪价或有所反弹。
节后养殖端出栏逐步恢复,虽有少量二育逢低入场,但规模较小,支撑力度不足,供给重回宽松预期,需求则步入淡季,随着屠企陆续开工,开工率较收假初期有所回升,但较节前峰值出现明显回落。不过节前大猪集中出栏,节后大猪存栏偏少,标肥价差延续节前大幅倒挂局面,短期内现货继续大幅下探的预期不强。
国投期货认为,生猪现货价格整体稳定,盘面小幅反弹,远月合约反弹力度较大。现货方面短期关注开学前备货支撑。中期在高产能、低成本背景下,预计生猪现货价格仍将继续弱势下探寻底。
据Mysteel统计,1月全国生猪出栏均价为15.69元/公斤,较上月持平,同比上涨10.96%。本月猪价先涨后跌再涨,较上月北涨南跌。
“1月上旬集团出栏节奏偏缓,出栏量相对较少,加之散户惜售,认卖程度不高,市场尚未集中上量,但需求端在元旦假期之后市场需求跟进不足,猪价涨后下滑;1月下旬正值春节前夕,北方地区的返乡潮和节前备货显著提升了猪肉消费需求,成为支撑猪价短期上涨的核心动力。但南方市场因腌腊季节结束,消费增量不足,价格表现相对疲软,形成区域差异,造成北涨南跌的局面。此外,春节期间屠宰场订单量增加,进一步推高了生猪出栏价格。”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杨莉莎说。
截至2月7日,生猪出栏均重122.57公斤,较上周环比增加0.58公斤。节后中小散大猪供应偏少,但规模场春节放假,节后增重猪开始出栏,出栏均重略有回升。
截至2月11日,重点屠宰企业开工率为20.6%,较上周环比回升3.6%,较节前峰值环比下降29.85%。冷冻肉库容率16.5%,较节前环比下降0.02%。节后下游购销缓慢开启,需求较收假初期小幅恢复,不过节后居民春节存货较多,以去库存为主,需求较节前回落明显,且已步入消费季节性淡季,回暖幅度有限,开工率回升缓慢。节后鲜肉价格走弱,市场对冻肉需求较小,冻品去库缓慢。
玉米现货均价2176.08元/吨,较上周环比上涨14.12元/吨,豆粕现货均价3768.29元/吨,较上周环比上涨386元/吨,饲料原料价格走强。玉米从基本面看,节日期间国储继续增加收储,对玉米价格形成支撑另外当前基层售粮较少供应偏低,而深加工逐步开工需求增加,阶段性供弱需强支撑玉米现货上涨。豆粕从基本面看,USDA2月供需报告中性偏空,数据显示美豆年末库存高于预期,但整体仍维持南美大豆丰产预期。国内方面,2025年2月,中国进口大豆到港量预期偏低,节后下游补库需求较高,市场情绪好转,支撑价格反弹。
截至1月24日,自繁自养养殖盈利134.32元/头,盈利较上周环比缩小23元/头。外购仔猪养殖亏损28.52元/头,亏损较上周缩小15.13元/头。节前猪价止跌回暖,养殖利润转好,随着节后需求走弱,猪价再次承压回落,叠加饲料价格上涨,养殖利润将进一步下降。
新年伊始,生猪价格便遭遇“倒春寒”,未来是否有望稳步高升?
Mysteel农产品预计,2025年生猪月度价格呈现先跌后涨趋势,全年均价14.76元/公斤,同比跌幅11.53%。低点或在一季度预计均价13.00元—14.00元/公斤;高点或出现三季度预计均价在16.00元—16.50元/公斤。
杨莉莎表示,三季度供应量相对有限,需求端或处于爬升阶段,另有二育支撑,猪价或相对高位窄幅调整,7月份或达到年内高位。
对于2025年的生猪养殖盈利情况,杨莉莎指出,2025年生猪养殖行业利润面临较大压力。
在她看来,2025年生猪价格整体偏弱,预计全年均价维持在14.67元/公斤,显著低于2024年的16.70元/公斤。同时2024年能繁母猪存栏量回升,叠加养殖效率提升,2025年生猪出栏量预计增加,导致供应过剩风险加剧,进一步压制猪价。玉米和豆粕价格年后出现明显的上涨趋势,饲料成本仍然是生猪养殖的主要支出之一。2025年行业整体利润率预计进一步压缩,部分企业可能仅能维持微利甚至亏损。
来源:华夏时报、国元期货、中国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