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生猪养殖已经进入全行业盈利期,未来猪价仍有望趋势性上涨


来源:    作者:    时间: 2024-07-15

进入7月,猪价继续上涨。据农业农村部数据,7月1—7日,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收购均价为18.49元/公斤,环比上涨0.9%,同比上涨22.1%;白条猪肉出厂均价为23.85元/公斤,环比上涨0.7%,同比上涨19.8%。


伴随着猪价走出底部区间,养殖端初现起色。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容志发表示,猪价确实进入了上行通道,但目前部分企业已陆续开始补充产能,据卓创资讯监测,今年3月以来,能繁母猪存栏量由负转正,但由于企业补产能速度较为缓慢,后市行情或仍保持上行。但随着产能释放,供应或再度充裕,行情不乏回落可能。


01近7周猪价上涨近二成


“自6月以来猪价进入上升通道,7月猪肉消费处于淡季,猪价冲高遇阻回落调整,但整体呈现偏强震荡态势。”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徐学平表示,猪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当前正处于供应阶段性偏紧时期,整体出栏压力不大,供需平衡偏紧,市场情绪及二育支撑下,养殖端挺价仍然较强所致。


徐学平表示,受去年后期生猪疫病影响,生猪出栏及被动淘汰增多,对应当下出栏压力阶段性较轻,养殖散户挺价情绪较强,前期二育出栏之后仍在逢低灵活补栏,集团场出栏较快,控量挺价能力较强,整体猪价表现“淡季不淡”的走势。


华融融达期货生猪研究员史香迎解释称,一方面,前期能繁母猪产能去化和去年四季度中部、北方地区猪疫病影响的兑现,导致6、7月生猪出栏量有所减少,为猪价“淡季不淡”打下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基于后市出栏增量不大和猪肉消费有望逐渐好转两方面考虑,养殖端多看好后市猪价,低价认卖程度低,为猪价“淡季不淡”提供了积极支撑。


除此之外,史香迎谈及,由于去年四季度中部、北部地区多地疫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猪产能,6、7月这些地区生猪出栏量减量更明显,且当地养殖端压栏增重和二次育肥的热情也较其他地区高,所以本轮猪价上涨呈现出明显的“中部北部地区率先上涨、涨幅更大、涨势更强”的特点。


02二季度仔猪销售火爆


猪价起飞之势,带动了仔猪行情。


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范晴晴表示,7公斤仔猪育肥需要5~6个月,按照仔猪育肥周期来看,第二季度也就是4月~6月补栏的仔猪,出栏时间为9月~12月,这段时间是我国生猪消费旺季,尤其11~12月是南方的腌腊季节,生猪需求旺盛,所以养殖端对仔猪补栏积极性高,推动仔猪价格上涨。


在投资者问及为何今年上半年以仔猪出栏为主时,克明食品表示,仔猪价格较高有较好收益,且商品猪行情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出售符合公司目前保现金流、稳健经营的目标。


农业农村部《畜产品和饲料集贸市场价格情况》数据显示,全国仔猪价格从4月第一周的35.55元/公斤一路涨至6月第三周的44.32元/公斤。


不过,随着6月第四周(采集日为6月27日)仔猪平均价格开始回落,大卖仔猪的热潮也有所消退。部分上市猪企在6月份减少仔猪售卖情况,牧原股份仔猪单月销量逐月减少,从4月的105.0万头降至6月份的56.6万头。


为何牧原股份仔猪销售数量大幅减少?牧原股份相关人士表示,6月份仔猪价格后边在跌,主要还是市场需求(变化)。牧原股份董秘秦军在7月10日晚的电话会中也提到下游需求在影响养殖环节,不过其强调,根据猪价调整生产节奏是对市场不尊重,牧原股份不依靠对猪价的判断决定销售节奏。


南方一仔猪销售人士表示,自6月底仔猪价格就一直在下跌,“年前没法出栏,大家补栏意愿也比较低,且降价行情下补栏的人会更少,都等着再降价。”


“7月份补栏的仔猪,预计在2025年1月份出栏,这一阶段腌腊高峰期已过,并且终端补货有所降温,生猪需求偏淡。养殖端对仔猪补栏心态谨慎,采购量减少,仔猪价格承压下滑,预计短时价格仍有下滑空间。”范晴晴说。


03养殖进入全行业盈利期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表示,从5月中下旬开始,生猪养殖已经进入全行业盈利期。


朱增勇表示:“能繁母猪产能从去年1月份开始持续调减,到今年5月份,存栏大概是3996万头,同比下降了6.2%。从生猪供给来看,去年第四季度包括今年一季度,仔猪的供给相对有所下降,所以带动了二季度末、三季度初整体商品猪的出栏量同比有所下降。从5月中下旬开始,已经开始进入全行业盈利期。”


业内人士预计,猪价接下来将继续上行,7月底有望突破每斤10元关口,并将在临近中秋国庆时达到阶段性高点。而朱增勇则认为,下半年猪价涨幅会比较温和。


朱增勇说:“中秋国庆来临之前,由于备货等原因,短期会提振猪的消费需求,猪价可能有一波上涨。但是因为整体消费需求的影响,我觉得它不会有太高的涨幅。更多是在当前价格基础上温和小幅上涨,而且从绝对价格来说,不会比现在的猪价高很多。”


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表示,猪肉价格同比上涨和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去年同期猪肉价格低迷、产能优化见效等。“2023年猪价一直处于相对比较低迷的状态,今年3月份最新版的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出台,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的正常保有量,从2021年的4100万头调减到了3900万头,而今年5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3996万头,处在一个相对绿色的合理区间。”


此外,王祖力表示,今年下半年会有中秋节、国庆节等假日,根据往年规律,节假日之前猪价都会有一波相对比较明显的上涨,对猪肉价格的拉动作用也会体现出来,未来猪价仍有望趋势性上涨。


徐学平表示,三季度猪源供应预期维持平衡偏紧状态,但需求暂时不旺,猪价区间震荡为主。去年12月之后生猪疫情缓和,部分养殖户开始补充产能,今年1—2月配种率也有所增加,3—4月仔猪补栏较多。由此,预计10月生猪供应量将有小幅回升,但需求也会逐渐向好,市场预期二育会集中入场博弈年底行情,猪价仍有再度尝试冲高预期,但涨幅空间有限,到年底整体出栏量增多,市场有高位回落压力。


史香迎则认为,目前养殖端已有降低体重的动作,为满足冬季消费端对大猪的需求,养殖端应还有一波增重行为,若这个行为在三季度发生,则三季度猪价有望迎来一波阶段性上涨行情,具体涨幅还需关注养殖端增重程度,增重完成后猪价或再度回落。如果养殖端现在没有增重,三季度猪价或震荡运行,四季度市场肥猪供应将偏紧,带动猪价继续上涨。


回归养殖端,容志发表示,7月生猪供应对应到10个月以前,也就是去年10月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彼时恰逢猪病复发时段,养殖端产能受损,能繁母猪存栏量逐步减少。对应到目前,包括三季度,市场理论生猪供应量仍有减量预期,对猪价仍有一定支撑,接下来猪价或仍有冲高可能,上市猪企或保持盈利状态;但受需求淡季限制,白条猪肉需求跟进有限,预计猪价冲高空间不大。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央广网、时代周报、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