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横盘18元/公斤!猪价反复上窜下跳,是不是在酝酿什么“大事”?


来源: 新农观   作者:    时间: 2024-07-05

6月的猪价偃旗息鼓了。

本来根据市场二次育肥的积极操作,以及整个市场高亢的看涨情绪,6月份的猪价很有可能提前冲高的。

所以,市场也是抱了不少希望。

但是结果大家都看到了,6月中下旬以后,猪价突然就涨不动了,甚至开始掉头下跌,更是从18元/公斤的神坛跌下。

这令市场一片哗然。

毕竟市场对于下半年生猪的期待是十分高的。

而到了7月份,猪市的走势却变得更加怪异。

一是震荡更加明显,在18元/公斤的位置反复上蹿下跳。

比如,前两天还是偏弱的走势,在接近18元/公斤的位置上来回徘徊。而到4日,又突然发力上涨,冲破了18元的大关。

但是市场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大家知道,这种上涨很难持久。

二是养殖端情绪开始出现分化。

如果说6月份养殖端情绪是空前一致的看涨,但是到了7月份,就出现了分化。

一部分观点依然认为,猪价只是暂时缓和一下,并不妨碍后续三四季度继续冲高。

而另一部分观点则认为,猪价行情折腾得差不多了,再叠加前两年吃过的亏,于是出现了不少认卖的现象。

而这些变化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生猪市场。于是,有人开始猜测,猪价如此反复横跳,是不是又在酝酿什么“大事”呢?

其实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到了今天,生猪市场可以说是明牌了:

第一,生猪供应缩量,但消费跟进不及时。

这一点是大家都认可的,根据生猪产能来倒推,当前7月份的出栏是受前10个月,也就是去年9月份的产能影响。

去年9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为4240万头,呈逐月递减的趋势,那么也就意味着,7月份生猪出栏量仍然是一个缩减的趋势。

但是所谓供需,不仅要看供,还要看需,需求方面,总体依然是疲软。

当前屠企开工率处于低谷,也印证了下游走货不畅,所以接下来消费是猪价的关键因素之一。

第二,产能是支撑猪价的重要因素,但是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之前市场一度看涨猪价,主要就是基于产能的下降。尤其是自从农业农村部重新调整了生猪产能数据以后,产能回落比较明显,已回落至4000万头以下。

很多人以这个数据为基础,认为猪少了,猪价就要上涨了。

但是其实这要分两个部分来看:

一是猪少了,但是肉未必少。

市场消费的是猪肉,而并非是生猪,所以当二次育肥导致中大猪过多时,就会出现猪少肉多的现象,这时候虽然产能下降了,但是市场猪肉供应依然不少,也会反过来抑制猪价的涨势。

二是出栏节奏。

这是被很多人忽略的一个因素,出栏节奏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阶段性的生猪供应。

尤其是经过两年多的产能去化以后,中小散户大量退出,养殖集中度明显提升,而这时候大企业们的出栏节奏对生猪市场就有重要影响。

基于这些因素,我们就可以分析,生猪市场并没有酝酿什么大事,当前的回落是供应端情绪的不稳定以及消费跟涨不及时的真实反应。

后续猪市也要注意两件事:

一是二次育肥对后续市场的影响。

虽然说三四季度是猪肉消费的旺季,但是二次育肥积极性仍在,部分育肥大猪可能会集中出栏,增加市场猪肉供应。

二是天气对养殖业的影响。

去年天气变化较大,多地猪病频发,一度使得生猪出栏增加。而今年来看,极端天气并不少,所以也要警惕天气对养殖端的影响。

所以对于后续猪价行情,需理性看待。当然也有人说,6月份就已经是年内高点了,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