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期现背离,本轮猪周期高点预期如何?


来源:    作者:    时间: 2024-06-19

今时不同往日,“二师兄”身价大涨。


业内人士认为,从猪周期的角度来看,已经是进入到了新一轮的上行周期。同时,受去年生猪去产能影响,未来生猪出栏量仍有减少趋势,同时业内人士普遍看涨,看涨氛围浓厚。


期现背离


与现货端的“热”形成对比的是期货端的“冷”。与生猪现货相比,期货价格上行走势为何相对疲弱?


海通期货投资咨询部研究员孔令琦认为,现货端与期货端的猪价“冷热”不均,这是因为与短期养殖端缩量拉涨形成的快速上涨不同,期货价格交易的是更加远期的预期。


孔令琦进一步表示,今年与养殖端的积极看涨不同,屠宰端反馈的需求较差,上半年整个屠宰端在春节后维持最低屠宰量,没有做分割的意愿,整体以出冻肉为主。这点从相关数据的日屠宰量以及冷冻库库存比例中可以相互印证得出。因此上半年生猪其实消耗量较为有限,加上整个养殖端又有育肥的情绪,市场可能处于缺猪但不缺肉的情况。所以在现货供需有显著矛盾的情况下,盘面难以太过积极看涨,故相比现货显得弱势。


在南华期货农产品分析师边舒扬看来,虽然在二次育肥的推动下现货价格不断创出新高,但是盘面的上涨高度始终不及预期,反映出期货端的谨慎。端午后大猪出栏对市场会造成一定压力,并且消费端的疲软对高猪价始终存在负反馈,市场认为猪价继续上涨高度有限,同时产业对此价位参与套保的积极性增加,因此形成了当下期现一定的背离。


另外,新湖研究所生猪期货高级分析师孙昭君解释道,本轮猪周期由盘面率先交易起来,从近期现货端价格走势来看,最高点已完全突破19元/公斤,但盘面各个合约最高点均尚未触碰过19000点。实际上,6月份生猪现货价格的高点已经超过市场预期,透支后续上涨空间,现货端越强则盘面远月价格预期越弱,且二育截留标猪带来的是供应压力的后移,近月合约亦是大幅贴水现货,亦体现出来盘面对现货价格上涨过快产生的担忧,盘面交易心态更为谨慎。


此轮生猪价格上涨持续性如何?


招商证券农林牧渔分析师施腾分析指出,从能繁母猪传导到生猪出栏,中间有10-12个月的养殖周期,也就说能繁母猪存栏量直接决定了10-12个月后的生猪供给。目前去化程度预示着2024年的生猪供给将持续减少,或将支撑至少一年左右的猪价上涨。


但边舒扬认为,经过去年一整年的下跌,市场盼涨情绪浓厚,在供应偏紧时间段二次育肥进入的可能性极大,情绪和二育会推动猪价短期内摸高,甚至达到20元/公斤附近。总的来看,当前处于趋势明朗前的不明朗阶段,现货高位震荡,难有大幅下跌,但盘面对现货价格仍然较为担忧,跟跌不跟涨。


“本轮猪价上涨持续时间可能不如2022年猪价上涨的持续性。”边舒扬坦言,因为从10个月前能繁母猪数量的降幅来看,去年产能去化的幅度明显低于2021年产能去化的幅度,并且从今年3月开始,三方机构公布的能繁母猪存栏数据已经转正,因此上涨的持续性较为有限。


孙昭君也表示,从猪周期的角度来看,已是进入到了新一轮的上行周期,生猪产能累计去化幅度到9.2%,具备新一轮猪周期启动的产能去化条件。但经历了2019年的超级猪周期以及2022年的“二育”猪周期,本轮猪周期的高点预期相对偏低,市场交易心态更为谨慎。


孙昭君认为,6月份现货价格上冲后透支后期价格上涨空间,总体来看生猪盘面交易进入到风险大于机会的阶段,需配合二育进出场灵活调整头寸,单边及套利趋势性交易机会均有限。


“整体还是建议逢低做多。”孔令琦表示,今年整个预期还是比较明确的,即使是反馈需求不好的屠宰端也觉得下半年猪价难以跌破18元/公斤。

来源:国际金融报、中国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