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8月14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2.70元/公斤,比7月31日的20.81元/公斤上涨9.08%。在连续亏损下,养猪业盼“涨”已久。然而,面对这轮上涨,业内人士却难言乐观。
猪价上涨快、涨幅大
自7月中下旬以来,生猪价格逐渐上涨。截至8月14日,生猪价格环比、同比均上涨。大宗商品分析机构卓创资讯数据显示,上周生猪(外三元)交易均价为17.27元/公斤,环比上涨1.29%。截至8月14日,8月外三元交易月均价为17.23元/公斤,较上月同期上涨23.25%。
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袁春兰对记者表示:“7月下旬以来,生猪价格呈现持续震荡上涨趋势,此阶段生猪价格上涨呈现上涨快、涨幅大的特点,最高点在8月2日的17.59元/公斤,也是今年以来生猪价格的最高点。”
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王亚男认为,近期生猪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养殖端多在压栏惜售,二次育肥(生猪长到标准体重时,养殖户暂时不卖猪,继续增加猪的体重)的养殖户变多,市场上流通的生猪减少,导致生猪价格快速上涨。
值得关注的是,养猪业产能过剩的局面仍未改变。袁春兰表示,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缺猪现象只是因为肥猪在市场上的占比持续减少,养殖端的压栏和二次育肥现象增加导致市场上阶段性供应减少。等到压栏的猪源开始陆续出栏,市场上的猪源供应又将充足,根据10个月前能繁母猪的存栏情况预计,今年下半年商品猪出栏量较大,因此养猪业产能过剩的局面暂时仍未改变。
供应过剩成为共识
哪些产能或将淘汰?
目前,国内养猪行业已挥别此前高利润、“跑马圈地”的时代,长期来看产业低利润、微利润甚至是负利润成为必然趋势。
近日,温氏股份董事长温志芬在第二届生猪产业峰会上表示:“现在(影响周期)干扰因素很多,诸如过去猪企获得资金较难,但现在环境相对宽松,获得资金成本较低,所以目前大企业资金根本不是问题,他可以撑很久。个人倾向于还是存在猪周期,但还是不是4年不敢肯定,在低价期企业如何参与才是我们每个企业应该关注的问题。”
集团猪企快速扩张过后,市场占有率快速上升的同时,负债率持续飙升。截至今年一季度,20家上市生猪企业总负债超过4400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达到了66.3%,其中个别企业已经超过了70%的警戒线。
在规模猪企扩张和生猪效能提升的背景下,目前生猪供应充裕,业内普遍认为当前社会猪肉总消费或已见顶,缺乏消费增量的情况下,供应端压力与日俱增。
未来养猪市场价格上涨基础薄弱
在最近举行的第二届生猪产业峰会上,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辛国昌发表了题为“中国养猪业:怎么看,怎么办”的报告。辛国昌的讲话主要释放了以下三个信号:
1. 人均猪肉消费已达顶峰
辛国昌指出,目前中国人均猪肉消费已达到40.5公斤,这一数据表明个人猪肉消费已接近饱和状态。这意味着未来大型养殖企业的增长空间将主要来自散户养殖者的退出。然而,他也强调,散户不可能全部退出,而且这种退出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发生。
2. 规模化养殖成为主导
辛国昌的报告显示,规模化养殖已经成为中国养猪业的主导模式。到2022年,全国生猪规模养殖的比重达到了65.1%。这表明大型养殖企业在养猪业中的地位日益增强。排名前20位的现代化养殖企业在2022年出栏了约1.68亿头生猪,较2019年增加了约1.1亿头。
3. 存栏量高,价格上涨基础薄弱
在对未来养猪市场的展望中,辛国昌表示,目前各个阶段的猪的存栏量仍然处于相对高位,产能去化不明显,消费增长预期不强。这也就意味着,后期猪肉价格持续性提高的基础相对薄弱。
对于散户养殖者来说,这些信号意味着什么?首先,散户养殖者需要认识到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规模化养殖模式将继续扩大。因此,散户养殖者需要考虑是否有可能将养殖规模扩大,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其次,散户养殖者需要关注市场价格的波动。由于存栏量较高且价格上涨基础薄弱,市场价格可能会更加波动。
因此,散户养殖者需要谨慎管理成本,确保自己在价格波动中不至于亏损。作为养猪业的上游产业,华畜在降低养殖成本方面,一直致力于为每一位养殖人提供更正规更低价的产品,帮助养殖者控制养殖成本。
总的来说,辛国昌的报告为散户养殖者提供了有关中国养猪业未来走势的重要信息。在市场变化中,散户养殖者需要灵活应对,不断改进管理,以确保自己在养殖业中依然有竞争力。
来源:中国商报、财联社、经济日报、华畜、养猪信息网等
编辑:程柯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