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生猪产能已减6% 仔猪飙至450元/头!今年猪周期即将反转?

来源:    作者:    时间: 2022-04-20
 “二师兄”在经历了周期底部的煎熬之后,终于将迎来曙光。
近日有消息显示,豆粕价格出现一定松动,同时,部分饲料企业亦发布降价通知。在成本端传出利好的同时,伴随猪企产能去化,多家券商发布研报称,2022年猪周期“反转在即”。接受采访的分析人士表示,2022年下半年国内生猪供应量或不断收缩,加之随四季度消费旺季的到来,三、四季度猪价或整体处于震荡上行状态,业内生猪养殖或逐渐摆脱亏损局面。

下半年生猪养殖或逐渐摆脱亏损局面
猪周期的反转预期是近期市场热议的话题之一,多家券商发表研报关注猪周期反转趋势。太平洋证券表示,猪周期反转在即,看好养殖板块的贝塔行情。开源证券建议布局产能去化期。中金公司指出,当前行业层面猪价持续低位叠加饲料成本上涨,企业层面资产负债率处于历史高位,持续强化产能去化下的周期反转预期。招商证券则预计,生猪供给在3月份至5月份迎来峰值后将下行,伴随下半年消费旺季来临,“猪价年中反转可期”。
伴随着预期增强,股价先行,A股市场上的多家养猪企业股价已纷纷起舞。东方财富choice统计结果显示,2022年以来,申万行业生猪养殖板块的10家公司中,共有7家实现股价上涨,生猪养殖板块受到的关注和期待可见一斑。接受采访的分析人士认为,猪周期或有望在2022年迎来拐点,生猪养殖企业的盈利状况最快或将在今年内得到改善。卓创资讯分析师李素杰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根据监测,由于能繁母猪在2021年7月份达到高峰,根据生长周期推算,预计2022年5月份将达到出栏量最高峰。“从猪周期发展趋势来看,2022年,我们认为上半年仍然处于产能释放期,下半年猪价可能迎来小幅上涨,我们预测,2022年猪周期底部在二季度末期,5月份左右可能出现价格低点。”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徐学平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根据生猪生产传导周期测算,母猪存栏量的变化会影响10至12个月后的生猪市场供应。2021年7月份开始,国内能繁母猪存栏整体处于持续下滑状态,进入2022年下半年,国内生猪供应量或不断收缩,加之随四季度消费旺季的到来,在供需双向确定性因素影响下,三、四季度猪价或整体处于震荡上行状态,业内生猪养殖或逐渐摆脱亏损局面。”生猪产能累计去化幅度已超6%
从上市公司的情况来看,优化生产成本、控制生猪产能扩张节奏,是其工作重点之一。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月,新希望、牧原股份、正邦科技、天邦股份实现的生猪(或商品猪)销量分别为369.68万头、1381.7万头、242.61万头、100.43万头,其中,正邦科技、天邦股份前3个月的销量同比已出现小幅减少。新希望则在与投资者互动交流时表示,公司已经度过了快速扩张阶段,从2021年开始转入生产经营为中心的阶段,将结合自身和外部情况,合理安排业务扩展步伐。在猪周期有望迎来反转的预期之中,生猪产能去化是分析人士关注的焦点。徐学平表示,根据Mysteel农产品数据监测,一季度养殖端生猪自繁自养头均亏损达340元/头,行业深亏,加速上游产能持续去化。华创证券认为,自2021年6月生猪产能见顶以来,累计去化幅度已超6%。经过近三个季度的产能调整,行业内正从主动淘汰落后、低效产能逐步过渡到被动去产能阶段,由于产业端对下半年乃至明年仍然持有相对乐观的猪价预期,整体博弈的情绪仍较为强烈,产能去化的过程或将更为纠结和惨烈。据卓创资讯调研,截至2022年3月底,全国生猪存栏量环比下跌0.70%,同比增幅66.61%;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下跌2.03%,同比涨幅5.84%。进入2022年上半年生猪行业依旧处于产能释放周期,而养殖端日益亏损严重,以及近期交通不便,生猪、猪肉调运受阻,同时利空供需两端,养殖企业亏损雪上加霜,屠宰企业白条走货欠佳,部分企业毛利持续缩减。供大于求态势下,随着生猪饲料价格上涨,养殖成本不断增加下,养殖端除了加快能繁产能更替淘汰外,降重快速出栏也是避亏减损的另一种方法。“现阶段猪价仍处于成本线以下,因此产能还会继续淘汰。不过,从4月份来看,其降速已经有趋缓的态势,业者对于下半年行情看好,部分养殖户开始有补栏行为,仔猪价格现在呈现上涨趋势(详见:喜大普奔!仔猪价涨!突然飙升至450元/头!两大利好支撑,后续行情或继续上涨‖猪价新说),仔猪补栏信心还不错,所以这个时候产能去化速度已经开始放缓,部分规模企业已经将仔猪从外销转内留,产能去化将逐步走入收尾阶段。”李素杰说道。值得一提的是,农产品价格上涨推升饲料成本,被认为也将加速生猪产能去化。近期来看,玉米、豆粕均处于波动态势,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玉米分析师陈庆庆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进入二季度之后,随着贸易环节库存下降和存储成本上涨,玉米价格或迎来走高机会;在市场运行过程中,需要关注玉米与相关替代品的比价关系及下游企业的加工利润情况,玉米价格仍有上涨的“天花板”。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豆粕分析师方平表示,短期对国内连粕的观点仍然偏谨慎,4至5月份的大豆到港已经近在咫尺,连续数周的储备大豆拍卖也已成定局,近月豆粕的压力无法缓解。来源:证券日报、卓创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