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我国肉鸭养殖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来源:    作者:    时间: 2021-05-06

  近些年来,我国在肉鸭养殖中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多样化进步。肉鸭产业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依靠特色产业、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新路子。但是,肉鸭养殖中依然有一些问题存在,需要对其寻找相应的策略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提高肉鸭的养殖技术和质量。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肉鸭养殖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肉鸭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面临的挑战

  1.1 养殖污染日趋严重,环境资源约束增强

  近年来,我国肉鸭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鸭粪及废物持续增加,未经处理的废弃物直接或间接排入江河湖海,引发水污染、空气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针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2013年11月,国务院发布《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从立法角度加强养殖污染治理;2015年农业部、发改委等8部委制定了《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进一步明确畜禽污染治理的目标与方法。2016年,江苏省政府提出并开展专项行动,对江苏省畜牧养殖污染治理提出具体要求,并部署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专项行动。东海县同样面临着环境污染治理的难题,大量的鸭养殖粪污不仅容易造成部分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养殖场周边的空气,而且传播疫病,影响农牧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近年来,东海县大力推进生态畜牧业,加强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全县规模养殖场治理率已达52%,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2%。尽管如此,但达到所设立的2020年规模化养殖场(小区)治理率90%、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8%的目标还有较大距离。

  1.2 疫病防控难度较大,疫病防控有待加强

  鸭疫病不仅容易给肉鸭生产带来损失,还容易对消费者健康造成损害,鸭疫病防控一直是肉鸭养殖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扩大,饲养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的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加之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的不当使用、活鸭的频繁大量调运等原因,使得病原微生物在养殖场间广泛存在和传播,新老鸭传染病不断出现,混合感染病例增多,疫病诊断和防控难度增大,鸭疫病防控手段与不断增加的疫病风险不相适应,风险因素不断累积。东海县历来高度重视畜禽疫病防控工作,但由于长期以来经费投入不足,设备、设施以及交通工具缺乏,组织机构尚不健全,人员仍显不足,使得肉鸭疫病防控在技术手段、人员配备、执法密度和监管力度等方面仍然不足,亟待加强。

  1.3 各项费用刚性增长,养殖成本不断提高

  近年来,肉鸭养殖和其他畜禽养殖一样,人工、土地和物质费用持续增长,养殖总成本不断增加,加之肉、蛋、奶等产品价格频繁波动,养鸭收益相对下降,农民增收压力不断加大。近10年间,养鸭只均人工费用、物质费用、总成本分别增加270%、80%、90%。养殖成本的明显增长,挤占了养殖利润,肉鸭养殖收益下降,压力巨大。

  1.4 价格波动频繁剧烈,市场风险不断加大

  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不断发展,畜禽产品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国内市场供需影响因素不断增加,市场运行波动日益频繁剧烈,由此引起的市场风险不断增大。肉鸭市场价格大起大落,经常出现大幅波动,价格相差悬殊,养鸭户利润小、风险大,市场竞争力不强,单个养殖场户处于十分不利的位置。在市场调控机制尚不健全的背景下,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容易对养殖户、养殖企业造成巨大损失,不利于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对策

  2.1 步调一致,环境友好

  全面贯彻中央和地方有关发展畜牧业的大政方针,牢固树立并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根据东海县资源情况和环境承载力,以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为突破口,以绿色发展为路径,以保障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调结构保供给、转方式提水平、强主体促转型,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强化政策扶持和科技支撑,推动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种植业、渔业与养鸭业生态循环发展,不断提高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构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养鸭业。

  2.2 统筹兼顾,均衡持续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遵循现代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和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推广生态化的养鸭模式,提高肉鸭养殖水平。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构建养鸭循环经济体系,实施全程控制、协调均衡和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等措施,推行“资源 产品 再生资源”的肉鸭养殖业反馈式运作流程,统筹发展种植业、渔业、肉鸭养殖业以及相关加工产业发展,协调产业链各环节利益,解决肉鸭养殖业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与问题,促进肉鸭产业可持续发展。

  2.3 农牧结合,优化布局

  根据肉鸭生产的产业基础、饲料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科学规划发展性空间和约束性空间,调整优化肉鸭养殖区域布局。同时,合理引导种植业、渔业结构调整,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的产业结构,鼓励采取种养结合方式利用鸭粪污,促进就地就近粪便无害化处理后还田利用,并积极吸收社会各类资本投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农牧结合、畜地平衡的适度规模养殖,不断提高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推动肉鸭养殖业向绿色、高附加值和种养加产销一体化等方向发展,促使种养业达到收益“双提升”目标。

  2.4 市场主导,强化调控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挖掘肉鸭养殖业资源潜力,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肉鸭养殖业能力和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确保鸭产品市场有效供给。顺应现代畜牧业发展需要,优化宏观调控手段,提高政府宏观调控效率,利用各级政府在肉鸭养殖业发展上的资金投入,扶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肉鸭良种等工程项目建设,促进全县肉鸭生产水平大幅提高。抓好行业管理和服务,加大对肉鸭养殖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市场牵引力与政府支持力有机结合,推动肉鸭生产健康发展。

  2.5 科技支撑,创新驱动

  依托现代科技和人才,从“种、料、病、管、销”五大关键环节人手,加强肉鸭养殖业领域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的研发、集成、应用,以现代化发展理念、经营思路引领肉鸭养殖业高科技创新,提高肉鸭产业科技含量、鸭产品质量和养殖户科学文化素养及创新意识,以科技驱动、结构调整、绿色发展的内涵式增长模式,增强产业竞争能力,拓展肉鸭养殖业增值空间和领域。

  2.6 有关部门协同,管理职能明确

  要切实加强肉鸭养殖产业发展与养殖区域优化的组织领导,建立机构,明确分工,强化管理,推进工作。一是成立领导小组,由县林牧业局主要领导挂帅,相关科室、站、所有关人员参与组成领导小组,负责东海县肉鸭三新工程项目的实施工作。设置办公室,地点在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由执行专家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二是成立技术专家组:由高级畜牧师和高级兽医师组成技术专家组,负责项目的技术指导和宏观管理。三是加强部门间信息沟通。定期、不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开展部门间会商,研究工作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不断完善。

  2.7 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财政投入

  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加大政策与财政支持,推进各项工程顺利实施。一是努力争取多渠道资金支持。拓宽肉鸭养殖业融资渠道,运用财政贴息、补助等方式,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肉鸭养殖业生产、加工、流通的贷款规模和授信额度。积极申请国家、省、市肉鸭养殖相关研究与建设项目。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资肉鸭养殖相关产业发展;二是切实落实肉鸭养殖相关优惠政策。认真贯彻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扶持政策,落实粪污利用的有机肥产品以及电力、沼气等能源享受相关价格补贴;三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积极整合各项支农资金项目,统筹安排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发展等资金,支持推进肉鸭产业持续发展与转型升级,避免资金重复投入,填补资金空缺。

  2.8 加强制度建设,创新机制构建

  构建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对于确保相关工作顺利实施至关重要。一是建立多领域、多部门联合的长效工作机制。在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的基础上,每年年初对工作进行安排,每季度以现场会议、听取汇报、实地调研等形式,对各部门、各乡镇工作进行检查,半年观摩督查,年终总结评比;二是创新构建工作激励机制。在项目建设与工作推进中,采取激励措施,通过竞争性分配的方式,开展肉鸭强乡(镇)、强村竞赛活动,择优扶持,表彰和奖励对肉鸭产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三是创新构建外部合作机制。在工作中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和龙头企业的合作,积极引入智力支持,邀请县内外肉鸭养殖与污染治理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与相关建设,针对关键任务或工程,多方会商,充分发挥专家学者支撑作用,确保相关工作科学、合理、有序推进。

  2.9 强化监督管理,确保顺利实施

  开展全面监督、加强管理是确保工作顺利落实的关键。一是要加强建设进度的监督管理。领导小组要加强对项目执行进度的监督管理,切实贯彻和落实责任制,确保相关建设项目与工作按进度落实,对于进度拖后的,要及时沟通、督促、协调各单位有序推进工作;二是要加强资金的财务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专账管理,把每一分钱花好用好;三是要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与相关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对规划中的建设项目要严把质量关,严格按照有关标准或规定执行落实,努力把相关工作打造成为精品工程。

  2.10 加强宣传教育,确保工作进度

  为确保肉鸭养殖业能够长期健康发展,必须重视宣传发动,发挥舆论的正面引导作用,大力营造有利的肉鸭养殖业发展环境。一是做好事前宣传。在即将推广的肉鸭生产新技术、新举措前,广泛宣传、告知,使相关管理人员、养殖场经营人员、当地居民了解推广相关技术、新举措的目的、意义、内容、政策。二是做到事中沟通。在开展推广相关技术、新举措时,借助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手机短信、微信等手段,积极推介相关信息和政策,持续关注与报道相应新技术、新举措的动态,使群众得到广泛的知情权。三是做到事后反馈。在工作开展后,要主动了解群众的建议意见,深入养殖场、企业,面对面地了解群众的心理和思想活动,对工作中的不足,要主动改进调整工作方式方法。对群众的疑虑疑惑,要耐心解答、悉心教育,确保肉鸭养殖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得以顺利实施。

 上一篇 | 赵德峰:肉鸡产业之透析
 下一篇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