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李树林:建议加大对农村生猪散养户的支持力度
“肉价居高不下,老百姓都看得见、感觉得到,然而还有一个隐性、更重要的问题:非洲猪瘟之后,大量农村散养户退出养殖市场,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更加艰难。”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通旺农牧集团有限公司机修班班长李树林提出建议:加大对农村生猪散养户的支持力度。
李树林说,近年来,我国规模化猪企开始扩张,标准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加上“政府环保拆迁猪场”政策的推动,越来越多中小养殖户正逐步退出。而非洲猪瘟疫情,在倒逼养猪业加快向规模化标准化升级换代步伐的同时,成了一股让散户主动或被动退出生猪养殖业的强大外力。
他在南充、广安等地农村调研发现:在中小规模的散养户中分两种情况,一是年出栏500-1000头的小养殖场,二是农户自家养殖几头的真正散养户。而这些真正散养户,所养的畜禽粪便全是用于种植,利于环保。
“按标准化的要求,年出栏500头的猪场,修建圈舍,购买设备、母猪、仔猪,需要投资100万元左右。非洲猪瘟之后,他们缺资金、缺猪苗、缺防控技术,还缺信心,这些家庭式养殖场基本无力再从事养殖业。”李树林说,由于管理成本与风险的增加,以往采取“公司+农户”代养模式的大型养殖企业,已经提高门槛,不再与1000头、甚至2000头以下的中小养殖户进行合作。
而那些单家独户每年自家养几头,家里吃一头,卖两头贴补家用的农民也基本没养了。“不是大家不想养,而是养不起。现在80斤左右的仔猪每斤要30多元,每头仔猪要花3000元左右买回来,这个价格,是非洲猪瘟前的5-10倍。”在李树林看来,散养户的无奈退场,不仅减少了生猪的供应量,造成市场肉食品供应紧张,也容易带来因疫返贫、因猪返贫的困境。
为此,李树林建议,抓大不放小,支持2000头以下养殖场发展养殖业,具体建议为:
加强散养农户的用地保障,允许散养户以合作入股的形式,集中点状分布的基本农田、林地,联建共建适度规模养猪场、发展养猪业。加强财政金融扶持,由政府牵头设立贷款担保基金,并落实好贷款贴息、能繁母猪补贴、适度规模猪场补助等支持政策,扩大抵(质)押品范围,开展全产业链贷款模式。给予农村养猪散户资金支持。对适度规模养殖户生猪死亡保险的理赔工作进行统一规范,及时理赔,切实保障农户利益。加强乡镇畜牧兽医队伍建设,为农村散养户提供实用的养殖技术培训和服务。
一周热点
- 2021-03-08美国玉米现货市场述评:玉米价格上涨
- 2021-03-08全球饲粮市场一周要闻:高价制约需求,玉米价格下跌
- 2021-03-08阿尔及利亚ONAB买入3万吨阿根廷玉米,4月船期
- 2021-03-08周五韩国MFG通过招标买入7万吨玉米
- 2021-03-08交易所:截至3月3日,阿根廷玉米收获完成1.9%
- 2021-03-08交易所:高温干燥天气影响阿根廷大豆作物单产潜力
- 2021-03-08截至2月28日,欧盟2020/21年度大豆进口量为936万吨
- 2021-03-08南美聚焦:巴西降雨过量导致大豆质量下降,产量受损
- 2021-03-08南美大豆市场一周聚焦:巴西大豆价格上涨,连续第二周走高
- 2021-03-08全球油籽市场一周要闻:南美天气担忧,油籽价格继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