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瘟疫情自2018年入境至今,直接导致了我国生猪养殖遭到重创,捧出了新的猪王,也淘汰了一大批落后养殖场。不仅是消费者直呼肉吃不起,中小养殖场也感叹养猪越来越难。说这次疫情是养猪业重新洗牌也不为过。
近期对非瘟疫苗的研究初见成效,但因其逃避机制及感染机制的复杂性,不少人也对疫苗是否真的防非存疑。关于此小编已在之前的文章中详细阐述过,感兴趣可以点击文末链接去了解。
这次我们着重去探讨此次疫情之后整个行业架构会发生哪些改变,以及未来养殖行业整体走向的大框架的思考。
一、行业信心
猪肉始终都在涨,即便是有微调但连着又是连涨。“养猪真赚钱。”“不会再涨了,大涨之后就是大跌。”“非瘟一次清空存栏,我也不敢再补栏了,这活没法干。”“猪肉吃不起,那吃家禽或其他肉类不一样吗。”这样的言论几乎是伴随着从非瘟疫情的灰烬中重生的养殖业,也拦住了复工复产路上的中小养殖户。
诚然,对于中小养殖体来说,此次疫情弊大于利,加之猪周期的死框架,没等猪出栏价格就掉下来,谷贱伤农的惨像又会发生。那么,生猪养殖是否会在长线的时间内塌方式下跌?
猪肉价格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文称CPI)中的权重占 2.8%,因此猪肉价格是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猪肉价格指数与CPI变动趋势呈现高度相关。从2019相关数据分析来看:2月,猪肉价格指数同比下降4.80%、CPI同比增速为 1.49%,猪肉价格指数影响 CPI 下降 0.12个百分点。3月猪价止跌返涨后,对 CPI 产生了明显的向上拉动作用,2019年9月,猪肉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了69.3%,CPI 同比上涨3.02%,猪肉价格指数影响 CPI 上升了 2.24 个百分点供需缺口扩大引发的猪肉价格上涨一方面会带动以猪肉为原料的加工品价格的上升。
与此同时,经过价格传导,猪价上升会拉动农副产品整体价格的上涨,包括蔬菜和粮油价格上涨,最终导致农产品及食品价格水平上升。如果 CPI 升至国家市场预警线以上,将加速提升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对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造成一定压力。这也从另一方面更奠定了行业信心。
二、产业布局
非洲猪瘟疫情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扩散,多个省市取消生猪跨省运输,这样的确是出于防控疫情所必需。但是也直接导致了价格不随全国市场走,有的省市养殖业发达,猪价偏低,有的则直接顶到高点,相邻两省生猪价格最大能差出十块。
这也暴露出当前生猪“主销区”与“主产区”分离、长距离活体运输带来的巨大隐患。
那接下来有能力布局自身产业布局的养殖企业就应当合理调整,以农牧结合为前提,在生猪自给率低的销区要积极扩大生猪生产,实现产销对接、区域互补的生猪生产消费区域均衡布局。
与“产销对接”不同,“产销对接”强调的不是生产者与销售者商品交易的流通路径,而是从供需均衡出发,以主要消费区域的消费需求为基础,在相邻区域进行合理的生产布局。这样可以减轻产品的运输量,缩短运输距离,规避一定的风险。
三、关注育种
优良猪种是确保生猪稳产保供的重要保障,是生猪产业的决定性基础。种猪的育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长效性。现代养猪呈金字塔式扩繁和生产,原种群的遗传性能决定了整个养猪产业链的生产效率。相对营养、环境、管理和疫病等环节,良种对养猪业发展的贡献率超过 40%,对产业贡献潜力巨大。
我国种猪行业基本以引进瘦肉型猪种为主,通过对引进品种吸收改良,种猪的自给率达可达80%~90%,每年还需进口10%~20%种猪作为补充。
可见我国瘦肉型种猪核心群依赖进口的局面没有得到深层次改变。目前国内饲养的生猪约 90%为早期国外引进的瘦肉型猪种,但其产仔数普遍不高; 近年从丹麦、法国和加拿大等国新引进的瘦肉型种猪,尽管普遍抗逆性差 ( 如肢体容易瘫痪、不耐受非常规日粮) ,但却因具高产性能而逐渐被人们接受,已约占国内种猪市场5%且占比在不断提升。
另5%左右则为我国地方猪种及基于地方猪种自主培育的瘦肉型猪种,这些培育猪种多具产仔数较高、耐粗饲等特点,但因育成历史短、育种体系相对不完善,且多数育成后较少应用新技术进行持续选育,导致市场占比和地方猪一样不断下降。
相反国外尤其是丹麦、法国和加拿大等国,则不断研究从我国引进的梅山猪的高产特性,结合现代育种技术(如基因组选择)进行群体持续选育与性能提高,使其新培育的瘦肉型猪种的繁殖性能表现得异常优越。
所以在这个领域,仍有较大的挖掘潜力。
四、科技养猪
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5G已来临),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楼房养猪等不同的养殖模式、先进的免冲洗技术、人工负压通风自动喂料栏舍,进行人工智能养猪、数字化管理养猪。
在非瘟复养中考虑如何运用这些新技术、新模式和高科技为我们的生猪生产服务的同时,还要考虑以后其他已知、未知的疾病威胁以及猪的福利问题,不管怎样猪场以后肯定要走尽量减少人工的路子,而这方面的技术也在不断完善、不断改进中。
国家投入很大,政府也出台了很多政策,加大了支持力度,例如购买自动喂料系统就能享受农机补贴。紧跟国家政策指引方向,充分利用国家对养猪业的扶持政策,大力培养有能力、有实力、有执行力的优秀从业人员,升级养猪场舍硬件条件,加强学习,跟上时代发展,提高软件竞争能力,支撑起养猪业未来的生存、发展和壮大。
小结:
目前,整个行业仍处于非瘟定殖的大环境中,非瘟是当下养猪业最大的不确定性,哪怕非洲猪瘟疫苗上市了,要根除非洲猪瘟病毒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养猪人的信心,产业结构、产业布局、种源结构、养猪技术、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于中小散户、规模猪企都带来了新的考验,这些我们无法阻止,我们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做好自己能做的,利用生物安全新理念、先进的养殖技术加强猪场管理,防好非洲猪瘟;
从目前各省市复产节奏来说,去年10月份很多中小散户规模猪企能繁母猪开始补栏,那到今年8、9月份整体的生猪出栏量将会陆续好转,供应量偏紧的局面将逐步缓解。在这,小编也温馨的提示一下,养殖行业是一个长线工程,进入市场或拓宽布局眼光一定要长远,做长远考虑,不能因为短期的高企行情而跟风;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将是重头,看清形势、掌握技术、把控好产业结构才能养好猪,并获得高额利润,那些看重短期利润想捞一笔就走人的,建议慎重,对于不专业的人来说养猪的钱不好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