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保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废弃农膜回收、病虫害绿色防控。积极开发观光农业、游憩休闲等服务,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
2、区域化
优化养殖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健康养殖,做大做强民族奶业。
3、数据化
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推进物联网试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
4、四化
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建立产学研融合的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加强农业绿色生态、提质增效技术研发应用。
5、机械装备
改善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提升小农户抗风险能力。加快研发经济作物、养殖业、丘陵山区农林机械,发展高端农机装备制造。
6、产业融合
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7、产业扶贫
新增脱贫攻坚资金项目主要投向深度贫困地区,增加金融投入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深度贫困地区发展用地需要。
8、投融资渠道
加快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和融资、并购重组,深入推进农产品期货期权市场建设,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探索“订单农业+保险+期货(权)”试点。大力建设具有广泛性的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设施,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
9、“农户+现代养猪业”模式
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养猪业有机链接,发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
10、新型经营队伍
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创新培训机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