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三生猪价格已逼近16元,对比春节前后17.7元左右的猪价,跌幅已达10%,农业部公布3月1日猪粮比价为9.86:1,环比下降1.3%,规模养殖利润约413元/头,环比降5.7%,猪粮比及养殖利润均显现收窄趋势,但各养殖大户2017年的预计出栏目标大幅增长,且还在积极布局东北地区产能。
2017年春节过后,猪价整体持续下跌,养殖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外加国内南北养殖成本存在较大差异,在环保禁养的政策下,众多中小养殖散户永久性退出,造成市场空缺。在这种形势下,规模养殖场户趁机抢占市场空白,并积极把布局向养殖成本较低的北方地区转移,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优势和成本优势。
数据显示,超大养殖集团扩张和大型养猪户补栏积极, 大北农、新希望 17 年的生猪出栏量目标均在同比去年增长 1.5-2 倍左右,并且很多规模养殖企业进入东北养殖区域,启动产能布局。温氏、牧原等龙头猪企争相开发东北三省养殖市场, 初步估算,至2025年,东三省仅上市集团的生猪出栏量就达3200万头,约占东三省年出栏量的50%。另有3月7日消息称,金新农拟20亿元在福建建设年出栏百万头生猪项目。
细究原因,养殖行业面临整合加速,细分市场集中度提高,行业展现出越来越强的马太效应,为了巩固和保持市场优势,扩充产能布局是规模养殖户的必然选择。目前猪价虽处于季节性下跌周期,但供需缺口仍相当大,养殖利润空间长期可观。而规模养殖集团通常还涉及饲料、深加工等产业链布局,较散户有更多风险承受能力,此外长期以来饲料价格较低,利润有限,因此饲企积极发展养殖业务并通过饲料自供和养殖收益来获得更大的效益。
但需要警惕的是,大量散户退出同时,依靠进口肉的大幅增量来补足国内市场供给,日后随着国内产能的恢复,进口肉以其绝对的成本优势对国内市场造成的冲击才将真正显现出来。
总的来看,随着2016年5-6月猪价刷新历史高点后转为下跌,本轮猪价牛市结束,但由于环保政策因素影响,产能恢复较为缓慢,阶段性整体猪源供给相对偏紧,因而猪价大周期下跌过程中间伴随反复的强反弹,而由于养殖规模化程度提升,养殖效率提高,高利润传导至下游养殖行业,预计2017年生猪整体供应较2016年有所增加,尤其下半年增长较快,因此维持17年猪价下跌判断,且下半年下跌幅度较大。此外,中期来看,2016年4季度多地反映能繁母猪配种受孕较差,仔猪存活率较低, 2017年1季度仔猪价格在猪价走低情况下反向走高的形势也从侧面说明当前仔猪供应偏紧,故而17年二季度猪价存在较大反弹基础,有望回升至年内高点,高点位置大概在9-9.5元/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