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缺猪的时候到了,但是另外一个方面,由于养殖户在端午前压栏情绪比较浓厚,以及“二次育肥”猪增多,导致目前市场上“牛猪”很多,随着猪价的起伏、夏季高温的到来,他们的出栏意愿越来越强烈,这也给屠宰企业压价提供了可乘之机。
今年是中国养猪业的金猪年,这种持续高温的涨势不但让国内猪市一路飙高,同时也影响到了国外市场的猪价,美国和欧洲的猪价均出现了一定的涨幅。另外,虽然去产能化进程已经结束,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开始回升,但是环保的集中整治并未结束。在水十条,土十条不断加码环保执法的局面下,猪场拆迁工作还将进一步深入,产能也在进一步减少。成本方面来看,最近豆粕的暴涨和玉米的涨价使得饲料业开始慢慢升温,养殖成本的增加支撑猪价的高位。
节后由于猪肉市场迎来消费淡季,但是猪肉价格依旧坚挺运行,屠宰企业屠宰量下滑,加上节前市场出栏多为前期压栏大猪,供应充足,企业收购顺畅,供需博弈。业内认为在大猪库存消耗之后,市场供应紧缺的局面会再度出现,养殖户的出栏心态随之调整。而夏季高温也增加了饲养和运输风险,生猪供给侧不足依旧统领大局,猪价自然不会“跌跌不休”。尤其是北方地区回落幅度较大,这两天北方连续的大雨将对运输和交易产生影响,加上大猪的逐渐消耗,猪价跌势会逐渐减弱。
业内表示后期生猪价格整体仍将保持高位,养殖户对于近日生猪价格下跌现象不必过于恐慌。另外,这几天仔猪价格上涨有所趋缓,但豆粕价格暴涨,玉米价格也偏强运行,养殖成本抬升,建议养殖户不要依据不要过度压栏,合理计划产能结构。同时,供需双方迎来博弈僵局,养殖户一定要收放自如,切勿一味的看涨或看跌,一面受人牵制。
消费淡季来临 猪肉价格依旧会“淡季不淡”
在生猪市场进入最缺猪的季节之后,市场也迎来了传统的猪肉消费淡季,在一利好、利空的相互博弈之间,市场价位也出现了波动,不过即便是高温制约消费,高价掣肘需求,业内认为猪肉价格依旧会“淡季不淡”。
首先,天气逐渐升温,运输过程中出现病死猪的风险增加,运输成本增加;其次,国家加强进口环节的检验检疫力度,走私猪肉和病死猪肉监管的力度加强,而且冰鸡、冰牛羊肉等进口冰鲜肉类减少进入,猪肉的需求量增加;另外,近来豆粕和玉米出现涨势,支撑毛猪价格上升。同时,行情的坚挺也会导致屠宰企业压价的强势,由于接下来的需求淡季导致屠宰量下滑,其还会在大猪和牛猪上大做文章,因此养殖户一定要适时消耗大猪库存。因为,下半年供应会逐渐增加,优质猪源必然会受到采购者的青睐,千万不要在过度饲养大猪,一面再度让其搅局。
目前我国生猪存栏量处于回升阶段
整体来看,除了环保整治带来的猪场拆迁之外,大部分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正在被召回。由于养殖利润的持续飙升,最高达到600-800元/头,养殖户补栏积极大增,生猪存栏量持续回升,截止到上个月,生猪存栏量已经连续两个月回升,能繁母猪存栏量也止跌回稳,有望在6月份正式踏入回升的态势。
对于生猪养殖带来的需求回升,业内目前我国的生猪存栏量处于回升阶段,同时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的回升,也会继续拉动饲料需求的回升,这给饲料和原料价格的上涨带来了有力的支撑。另外,本轮产能的增加并不是单纯的加减法,而且产能结构的和布局的优化提升,规模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轮行业调整对集约化程度提高有很大好处。
屠企又一次把猪价压下去了!我们来看行情宝跟踪的数据,5月份以来,全国外三元猪价虽整体呈现涨势,但涨得也是非常“波折”。5月上旬出现一次均价跌幅高于0.3元/公斤跌势;5月下旬接连三次微跌,6月更是延续跌势,借端午节小幅反弹后再次进入下跌。
养猪人和屠企都在想法设法争夺猪价话语权,自从去年猪市进入新的周期以来,养猪人迎来了春天,猪源少,屠企压价难度很大,猪价不断攀升,就连春节后都一路涨了过来。但是这一阶段是怎么了?为何屠企压价频率增强,为何把价压下去了?猪源紧张局面改变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