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浅谈奶牛场规模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5-10-28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消费拉动和散户退出的双重作用下,我国规模化奶牛场建设市场一度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使其成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关注的重点对象。那么这一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究竟会怎么样呢?根据对相关资料的研究,笔者对其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作以分析。

  奶牛场规模化趋势明显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奶业以国营为主、集体为辅,国营主要是国营农场,集体是集体生产队。国营农场改造、新建的大型奶牛场,有黑龙江农垦的完达山奶牛场、北京的南郊奶牛场、天津的嘉立荷奶牛场、宁夏的平吉堡奶牛场等。1978年,国营奶牛场存栏奶牛36.6万头,占总存栏数的77.05%。这一时期,规模化奶牛场是我国奶牛养殖的主体。

  改革开放后至2008年,国家实施“国营、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奶牛养殖政策,家庭散养走上历史舞台并占据了奶牛养殖的主体。2008年,奶牛存栏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比重为19.5%,80%以上的奶牛以散养为主。但这一时期,奶牛场的建设、生产和管理水平有了大幅提升。

  2008年,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散养和养殖小区的局限性进一步显现,业界一致认为应引导散养和养殖小区向规模奶牛场转型升级。在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及行业的积极努力下,我国规模奶牛场建设步伐加快,规模化养殖水平逐步增长。根据《中国奶业年鉴》数据,2014年,奶牛存栏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比重从2013年的41.7%上升为45%。

  专业规模化建设可显著提升奶牛场经营利润

  依据《中国奶业年鉴》对不同数量范围奶牛存栏比例统计数据,结合部分区域走访调研,目前全国奶牛场约5000个,其中300头以上的约3000个,500头以上的约2000个,1000头以上的约1500个,10000头以上已建或在建奶牛场约60个。无论是从总量,还是各分量看,比2008年以前的数量增长了1倍多。

  2000年以来,随着奶牛场建设需求增加,行业涌现出了四方力欧、中博农、京鹏、东石、修刚等专门设计建设奶牛场的公司,他们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理念、技术和模式,结合我国奶牛养殖实际,设计建设了更加科学、合理和高效的奶牛场,我国奶牛场建设水平已世界先进。走近大型现代化奶牛场,外围绿化如荫,如似花园。走进去,分各功能区,互不干扰,井然有序。科学的设计、严格的施工,为奶牛养殖提供了重要保障。据《中国乳业》2013年对16省份的规模奶牛场调研,62.8%的奶牛场使用了轻钢架结构,64.9%的奶牛场设计了散栏饲养,67.6%的奶牛场设计了牛卧床。据农业部监测,2013年每头散养奶牛年利润平均2100元,规模奶牛场年利润平均5000元,是散养奶牛的2倍多。

  奶牛场建设发展趋势展望

  (一)专业规模化奶牛场将成为行业主流

  家庭散养有着“小、散、低”不可逾越的瓶颈,也隐藏着环保和质量的问题。养殖小区是一种过渡,因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统一,有着明显的局限。规模奶牛场有规模,可集约化、标准化,除自建外,依靠参股、控股等实现一体化,奶牛养殖既达到高产、高效、安全、优质,又消除了“生产、加工”两张皮。因此,无论从政策驱动,还是从市场需求看,规模奶牛场将加快发展,并逐步取代家庭散养和养殖小区,成为奶牛养殖的主体。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规模奶牛场的奶牛存栏和牛奶产量将占全国总量的70%左右,规模奶牛场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二)奶牛场建设将更加趋向环保、智能化、精细化

  一个千头奶牛场日产粪尿等污染物40吨,得不到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极易造成环境污染。2014年《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颁布实施,对粪污处理、环保达标提出更高要求,处罚力度更大。2015年两会也特别关注环境保护,将其与食品安全等一同列为最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大气污染防治法》也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据《中国乳业》2013年对全国16省规模奶牛场调研,只有25%奶牛场采用自动清粪,75%仍然是人工或器械,处理后的直接还田的比例53.2%,效率低、处理不到位,环保问题依然突出。

  信息化、智能化、生态环保可持续化将是今后乃至未来规模奶牛场的重要标志。未来奶牛场建设将在奶牛场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环节中强调环境保护,注重奶牛福利,从源头上确保奶牛场运营绿色无污染、生态可持续。因此,奶牛场建设将在配套器械、管理系统上逐步实现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完善全程可视化监控系统、全混合日粮配制与配送系统、全自动清粪与处理系统、综合信息数据化管理平台等,进而实现奶牛场硬件、软件的最好、最高、最强匹配,率先在畜禽养殖场中实现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