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4月欧盟取消执行了30多年的牛奶生产配额制后,荷兰、爱尔兰、德国等国家牛奶产量激增导致市场供应过剩,牛奶价跌至五年来最低;与此同时,新西兰奶农也受到国际市场乳制品价格下跌以及中国进口需求放缓的双重打击。
中国消费者终于成为受惠者,选购外资品牌奶粉虽不能说价格与国外价完全接轨,但价差却大幅减少;且市面品种多价格平,终端价仍在走“下坡路”。但记者观察发现,“物美价廉”乳制品并未换来足够市场热情。
受低廉国际奶源价逼迫,中国北方部分奶农叫苦不迭。不仅如此,包括新西兰、欧洲等全球主要奶源地的奶农们日子也不好过。据悉,由于或来自欧盟放开牛奶生产,不再采取配额制使得各国产量激增而导致生产过剩。一些奶农由于无法承受奶价暴跌带来的冲击,纷纷关张破产,欧盟产牛奶价格已跌至五年来最低水平。
数据:牛奶售价去年以来下跌了5.6%
不仅如此,由于牛奶已在全球范围内供应过剩、需求疲软,来自中国的购买量有所削减,使得欧洲的奶农们陷入集体困境。据报道,目前英国的奶农正在呼吁零售商提高牛奶收购价格,并要求消费者购置本地产品而非更便宜的进口产品,有关组织者表示:“牛奶的售价根本不能覆盖生产成本。”
据一项跟踪调查显示,自去年以来,欧盟范围内的牛奶、乳酪以及鸡蛋售价已经下跌了2.1%。而在法国,六月发布的政府数据显示,牛奶的零售价格自去年以来已经下跌了5.6%。
新西兰对中国奶粉出口量同比暴跌65%
全球产奶“大户”新西兰也在遭受双重打击。上周三全球乳制品交易所宣布了最新一次全球乳制品价格调整,奶价再次下挫9.3%,新西兰乳制品价格更是连续几个季度遭遇大跌,其国内奶农可能面临近20年来最不景气的市场环境。
新西兰总理日前接受采访时坦言,国际市场乳制品价格下跌的确令新西兰奶农受到冲击,但这是因为全球多个乳制品出口国产量增加导致,他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中产阶级的扩大和富裕人群的增多,未来中国需求会逐渐回暖,从而令新西兰乳制品行业受益。
而记者获悉,国内奶源收购情况较为稳定。日前农业部公布了7月最后一周国内生鲜乳收购价,内蒙古、河北等10个奶牛主产省(区)生鲜乳平均价格为3.41元/公斤,价格与前一周持平,但同比还是下降了14.5%。
有数据显示,今年中国将购买40万吨全脂奶粉,去年为67.1万吨,减少了40%。截至今年5月,新西兰对中国的奶粉出口量同比暴跌65%。
“没办法,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价格走势。就目前情况来看,国际国内奶源价回升可能要等到今年第四季度或者明年开春了。”乳业专家宋亮此前对本报记者表示。
分析:乳业已由高利润行业 进入微利润时代
为何供应量充足、奶源地选择多、价格低廉情况下,国内乳企反而不愿“笑纳”,今年进口量锐减?宋亮分析认为,一方面是不少企业仍在消化此前大量囤积的进口货源,在市场清淡背景下,“消化库存”是今年主旋律,企业吸取教训不愿再大量入货,尤其是在收购价处在下跌通道时;此外,去年全国大面积出现了杀牛倒奶潮,不少乳企今年应该会平衡国内国际采购比例,扶持本土上游乳业。
“消费者很容易习以为常,当奶粉降价成为新的常态,消费热情很快就会冷却。”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告诉记者,无论是婴幼儿必须的“口粮”还是其他人群可能选择的乳制品,都难因为价格走低而实现销售放量。“婴幼儿配方奶粉是刚需,刚需意味着价格波动并不会让整个盘子变大,计生政策带来的红利目前看来仍很有限。”他认为,中国城市人群的消费习惯尤其是喝奶习惯也不见得会因为市面上牛奶众多、价格实惠而短期内大幅改变。
“总的来说,乳业已由过去的高利润行业进入了微利润时代,尤其是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价格仍处于下行阶段。”宋亮表示,不排除部分中高端产品可以杀出重围,但总体来看,乳制品都将迎来平价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