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种类繁多的指数保险不断推出,填补了以往一些领域尤其是农业领域相关保险空白。随着指数保险的陆续应用,尤其是伴随农业领域养殖户对相关指数保险的了解,他们对指数保险有了进一步“提质增效”即“优”的需求:一是希望保险产品保障范围更广;二是希望政府加大投入与扶持,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资金优势用于扩大保险产品保障力度上;三是借助发达国家经验,从上游多环节综合解决类似猪肉价格波动问题,让指数保险得以抽身转向更需要的服务环节,以利于提高保险社会效益。
“保险不是万能的,但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替养殖户挡挡风、遮遮雨。”说这话的是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登沙河镇北关村生猪养殖户李永波。
近日,大连市养猪协会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当天,一农险大连分公司在这里举行“大连市首次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理赔兑现大会”,首批65个养殖户饲养的123680头生猪获得了2901532.80元的保险理赔。
1 保险得到养殖户信任
在理赔现场,一农险大连分公司主持工作的副总经理说:“整个承保期,公司为全市7个县(市)区的65个规模养殖场提供了6800余万元的风险保障。但这两年恰遇大连地区生猪价格大幅跳水。2014年12月10日至2015年5月27日,第一个理赔周期内猪粮比最低值达到5.04∶1,平均值为5.49∶1,已低于盈亏平衡点。按照保险合同约定,我们今天为养殖户兑现的理赔金额接近300万元,补偿参保养殖户在6个月养殖区间遭受的养殖成本损失。”当被问及该公司在这一承保期收取的保费情况时,张永坤尴尬一笑:“这次共承保生猪247360头,收取养殖户自交保费150余万元,加上政府50%的保费补贴合计是300余万元,全贴进去了。不过,这次理赔兑现确实让养殖户看出了保险公司是真心实意在为他们分担风险。”
年近半百的邹平打理的王丰养殖专业合作社是一个育有200头能繁母猪的小型生猪养殖场。去年,因为养猪赔了本,手头紧张就错过了投保。听说别的养殖户来领取保险理赔款,也赶过来看看究竟。笔者问邹平:近期生猪价格开始回调,怎么又想投保了?邹平显得有些腼腆:“养猪协会会长此前跟我们说过,‘生猪价格波动周期性是多年的规律,不要看到价格暂时高了就怀有侥幸心理,老想不吃亏,到头反而会吃大亏的。’因此,我也准备给猪上个保险。”
2 期盼按规模定扶持比例
当天拿到理赔款最多的是大连棒棰岛万顺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共获得23.46万元保险理赔。而该公司负责人高士宝与部分理赔户相比,显得十分理性。“我养了10年生猪,感觉养猪人不易。2014年至今,包括价格折损、成活率因素和其他成本,公司养猪损失有300多万元。如果没有当地政府的相关补贴支撑,仅靠价格指数保险也是杯水车薪。我还是希望政府加大对规模养猪户的扶持,按照规模梯次增加保费补贴比例,提高理赔率……”
大连市养猪协会会长彭福君接过高士宝的话茬:“在生猪养殖整个生产链条中,按照获得养猪利润大小依次排序是饲料生产厂家、兽药经销商、疫苗供应商、设备供应商、屠宰企业、销售经纪人,最末端才是勤勤恳恳的养猪户。恰恰是这个薄弱环节和弱势群体才是最需要各级政府多加关注的。这次理赔的前前后后,我们看到了保险公司不挣钱也要上这个保险项目。如果政府再加大一些倾斜政策,通过保险这个工具更好地解决‘肉贱伤农’问题,效果会更好。”
庄河市富龙养猪场场长王家富饲养了6000头猪,这次保险理赔9万余元,即使这样,上半年还是有30多万元的亏损。王家富说,价格指数保险不错,但希望政府和保险公司研究研究,考虑一下按照养殖规模和投保规模确定政策性保费扶持比例。王家富还建议:“是否考虑在目前猪粮比6∶1至7∶1区间,面向有投保意识和保险需求的客户,搞个纯商业性价格指数保险……”
彭福君说:“养殖户需要这样的保险意识,这有助于我国从保险大国走向保险强国。”
3 国外生猪养殖经验可借鉴
普兰店市沙包子镇大亨种猪场负责人张明全曾经去很多国家考察过生猪养殖企业。他说:“德国和美国侧重生猪养殖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德国生猪养殖户的营业执照上竟然标明生猪饲养数量,可见,德国对生猪养殖总量有严格的控制,而其在生产、经营各环节上的规范和严谨,也确保了其在生猪养殖数量统计方面的客观真实,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生猪在生产数量上的失控和无序,也就无所谓价格波动。而这一环节节省下来的公共资源再转移输送到保险公司,让其开发其他涉农保险工具或保险产品,就大大增强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水平,可谓各方多赢。”
张明全又补充了他的另一个考察心得:“发达国家和地区生猪养殖规模化还解决了国内难以解决的生猪养殖企业分散、规模小,即养殖污染点源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