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产业经常面临这样一些问题。一是鸡不敢放。二是病不好治,扣棚倒圈时有发生。那么未来的路该往什么样的方向走,该怎样走?影响肉鸡产业发展的因素太多了,风险也太多了,今天跟大家探讨一下。
第一,战略选择的风险。
如果方向错了,一切都错了,你所有的一切都会打水漂,所以我们提出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就是规避风险的首要对策。
战略选择的参考:
如果你想持久的赚到很高的利润,有两条路可走,第一,进入差异化的养殖市场,第二打造强势的市场品牌。当然,还有一条路,做什么事情都做到极致,你的灵魂跟你的身体完全能够一致,像德国的精密制造,一个飞利浦剃须刀可以用上九年,能省的地方全省,该好的地方全好。要想省事快速的赚钱,只有做这样的布局,未来你才有更大的空间。当然这需要你的思想超前、理念先进,还要有足够的实力,才能做这样的事情。
从《世界家禽》上看到一些信息,目前世界的肉品深加工比国内要进步得多,机会也多,近3-5年之内,禽肉的深加工,可能是一个不小的机会。鸡肉深加工也好,父母代种鸡也好,都是阶段性优势。但是迟早有一天,每一个环节都会走向平利,只有大投入,只有做最核心的环节,才能保证持久的高利润,就是源头上育种和未来食品品牌的打造。
第二,行情的风险。
通过多年的体会,养鸡一般是好五个月坏三个月,以后可能坏的更多好的更少。那么有没有保赚不赔的买卖呢?答案是有。关键是你有没有这样的见识和胸怀。
肉鸡产业的实质:
一、种鸡养的是信誉。如果你想你的鸡苗比别人多卖三毛钱,还供不应求,那你就得保证做良种鸡,保证信誉,你肯定得用最好的原种、最好的育苗、最好的饲料、最好的人、最好的管理等等,这样你才能卖上最好的价钱。我说做育种有最高的利润,但并不是把挣来的钱放进兜里,而是你需要设门槛、建标准,你需要投入,来保证你的信誉,保证你种鸡的品牌。只要你有信誉在,你的企业就是保赚不赔的企业。
二、饲料生产是期货。期货是什么,期货就是定价权,你手里有定价权了,你还有什么不能做?有件事情让我很震撼,一年前有一次我跟天津的一位饲料企业老板在一起聊天,当时是4月份,他告诉我今年的钱他已经赚完了,以后卖的饲料都是纯利润。就像做服装生意一样,刚开始上架时卖3000元,当卖到一个点,成本都回来的时候,就开始甩货了,3000没人买就2500,2500没人买就2000,只要有人买10块钱也卖,因为这时卖出去的都是纯利润,如果积压下来就成了库存。如果做饲料的不懂期货,我们想现在不会很好做。我认识的好多朋友,开始放鸡放得很好,但是到最后生意都倒闭了,为什么?不是建饲料厂就是建屠宰场,最后都把自己搞垮了。因为放鸡属于流通,做饲料和屠宰是实体,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三、兽药赚的是人的眼球。这么说可能不太合适,但现实就是这样。今天投了药,明天没效果,老百姓就会换药了,你就没有机会了,这就是现实。中国人讲究“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我们要做吸引人眼球的药,所以我们提出24小时见效,如果做不到宁可不做。做到24小时见效容易,但是不违背良心,不违背国家政策,这就难了,这就是你的竞争优势所在。
四、放鸡的价值是营销的价值。以后放鸡跟打仗是一样的,排兵布阵,如果没有这样的能力和思考,放鸡就没法儿干了。绝对的聚焦,绝对的差异化,绝对的低成本,这是世界通行的三大营销法则,未来放鸡是靠这些来赚钱的。
五、养鸡的价值是管理的价值。对环境的管理,对人的管理,对鸡的管理,哪一个环节管理不好,都会出问题。所以养鸡就是搞管理,放鸡就是搞营销,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
六、屠宰屠的是库存。有实力的企业在行情低迷的时候吃进,在行情高涨的时候抛售。我知道一个企业,生产和屠宰规模都比较大,但是库房比较小,这就有问题了。
七、食品销售销售的是附加值。同样的一只白羽肉鸡宰杀的肉你怎样卖出不同的价格?我前两年接触到的一个案例,一个一条龙的企业,跟大企业比品牌比不了,卖不了高的附加值,跟一般的企业比,又没有人家的成本低,所以这个企业卖肉卖的很被动,老赔钱。我建议他们想办法卖肉卖出附加值来,改变产品形状,改变产品的规格和包装,改变销售渠道,改变目标市场等等,想办法把附加值体现出来。我建议他们放弃了在城市超市的销售,放弃了农贸市场的销售,改变销售渠道,进入学校食堂、单位食堂,进入集贸市场,就获得了很好的优势,体现出了附加值。因为学校食堂和单位食堂要考虑肉的安全性,另外要考虑肉的性价比,他们可以不用大品牌,也不愿意去集贸市场,所以一改变就成功了。
八、产业化玩的是强势品牌的打造。我认为产业化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都是一个伪命题。全世界有真正的产业化,有真正的产业链吗?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真正的发现,就连世界的四大粮商,他们也是在有效的几个关键环节上进行掌控,美国的孟山都也只是在种子、兽药、物流、期货等方面来进行掌控,并没有什么都干。我们中国也一样,中粮提出了全产业链,但是他的产业有几个是全产业链呢,一个都没有,也就是几个环节而已。如果我们在每一个领域里面都做深做透做精的话,都会有很大的机会和潜力。
抵御行情风险的办法:
一、抓住实质,做深做透。我们要了解透我们的这个产业,了解透你干的工作最关键和核心的部位在什么地方,你应该把所有的资源投入到什么地方,应该用心用到什么地方。
二、远交、近攻、结盟生存。因为你做得太专业了,所以你应该和所有专业的人联合起来,抱团形成整体竞争力。南方很多一个村一个镇都形成了产业集群,叫小狗经济。可惜中国人团结很困难,团结的案例太少了。
三、失败警示:产业链陷阱、多元化魔咒、加法败局。第一,产业链陷阱。我们来看看中国各产业知名的企业,六合是干什么的,是以饲料为主的企业,大成是以食品为主的企业,民和是以种鸡为主的企业,九联是以养商品鸡为主的企业等等。就连这样的巨头企业都非常清楚自己靠什么活着,而我们呢?所谓的产业链是大企业给我们设下的迷魂阵,千万不要上当。就拿放鸡来说,有两个成功的例子,河间金秋山的低成本放养模式和沧州张双良的差异化放鸡模式,放鸡要放出不同来,放出优势来,放出竞争力来,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觉醒的地方。第二,多元化魔咒。很多人最后失败,不是放鸡失败了,而是开铁矿失败了,搞房地产失败了,都是做了很多不该做的事情。第三,加法败局。当你感觉不好干的时候,正是你资源匮乏的时候,这时应该精简项目,而我们中国人习惯的是做加法,加法做的越多,你失败的越快,这是给大家一些警示。
第三,饲养管理的风险。
在中国目前的现状,放鸡老板称不上真正的老板,养殖户称不上真正的养殖户,这样的话可能很多人不愿意听,但是它是现实,我们要面对。我们试想一下,我们社会上360行干什么不需要学习,就连开车还得学一个驾驶证才能上路。我们当老板谁给我们发证,我们养鸡谁给我们发证,我们都是在失败中摸着石头过河,在失败中学习和进步。所以我的总结就是,一群不会当老板的人指挥着一群不会养鸡的人在干养殖事业,大家靠投机和撞大运来获得生存,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最严重的问题。
真正的饲养管理知识,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大的放养企业,我们要了解老百姓、养殖户在想什么,他们的心思是什么?
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家”:
人和人的区别在什么地方?有些人老沉浸在自己过去的光辉岁月中,坐在家里点钱的那种模式。有些人是生活在现在,被身边的事搞得焦头烂额。真正厉害的人应该是能够判断大势的人,能够把控未来的人,要想事业做大要有以下几种思维模式:
一、宏观形势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市场一体化,我们要在世界范围内判断中国未来的经济状况是什么样的,按目前的状况,未来三到五年经济状况都不会太乐观。这种不乐观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你真的认真想过吗!!!
二、行业大势我们要学会借势,未来养殖行业往什么方向发展?我估计8年甚至10年以后,肉鸡市场会极度细分化,白羽肉鸡可能只占到很小的一部分,因为人的消费越来越复杂,走向小众消费,但是现在白羽肉鸡还有几年好光景。因为白羽肉鸡营养最高,价格最低,在全球经济不好的时候,大家降低消费需求的时候,白羽肉鸡是最好的选择,近三五年白羽肉鸡产业还会有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是未来更长时间,当世界经济转好以后,就不好说了,我们要提前认识到这一点。养殖走向规模化,这是一个大势,如果你现在还停留在3000只鸡5000只鸡这样规模的话,可能有一天会出问题。
三、竞争态势全中国的竞争对手可能有成千上万,但是真正跟你发生竞争的对手不会超过三个,你看看他们三个在做什么,你要设计一套商业模式跟他们三个不一样,让他们三个没有办法跟你竞争。这就是我说的放鸡放的是营销的价值,要学会排兵布阵,放鸡也要学学《孙子兵法》。
四、消费趋势中国人未来有一天也会觉醒,也会不吃有药残的鸡,未来的消费趋势是一个绿色健康的发展趋势,所以我们要提前往健康化方向发展,这就是提前站到了未来,选择了对的方向。
五、自我优势宏观形势虽然整体不太好,但是对我们还是有利的,我们要乐观化,行业大势是要规模化,竞争态势要想办法差异化,消费趋势未来肯定是健康化,自我优势建议大家聚焦化,按这样的模式运作你现在的生意,可能会有好转。
我们要想做好龙头,就要学会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包括简单化、标准化、流程化、制度化。把养鸡这么复杂的事情变成简单的一个一个的动作,把这个动作都定出标准来,把这个标准串起来形成一个流程,就是从盖鸡房一直到养鸡出栏,形成一个封闭循环的流程,然后再用制度为前提保证正常的运行。这样你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老板,就可以出来溜达溜达,旅旅游、开开会、交流交流、参观参观。但很多时候很多龙头不能实现这些,所有工作全靠自己,自己一走,家里就乱套了。
如何防控饲养风险:
一、做标准、做样板、做范本这是我们行业下一步有想法的企业都应该做的事情。什么叫标准?简单的讲就像麦当劳和肯德基定的标准一样,炸一个鸡腿,放到面粉里要翻七次,鸡腿放到水里面,10分钟要捞出来,炸这个鸡腿需要170度的油,我们要造出这种样板市场和客户来,然后把它形成一种范本去推广。
二、对人才和理念的认识中国人不缺钱,有的是钱,规模化建鸡厂都是小意思,中国有钱人多得是,但是真正的投资不是这样的投资,是人才的投资和理念的认识,这是最关键的。
三、掌控手段针对肉鸡放养的企业业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细化养鸡的标准;制定选户的标准;制定培训的标准;重复做好记录;重复日管理模式;早晚会制度;两图(区域图、服务人员行走路线图)一表(养殖记录表,一式三份,最终龙头和养殖户手中的表要对应);养殖户拜访表;领导天天做检查。我认为养鸡成功的标准就是养好鸡,什么叫养好鸡,就是养出好的料肉比,养出利润来。
第四,疫病的风险。
疫病的风险其实很多人已经谈了,造成我们最大损失的就是病毒病,而且已经很泛滥了,但是相对来说还不是那么太吓人。解决方案大家都讲了,很多所谓的专家都在讲生物安全,但是中国没有安全的地区,都是疫区。但是我们小的环境呢?兽药本来是我们产业最后的一道屏障,一只鸡二三十块钱养出来,虽然兽药只赚一两块钱,但是它的作用太大了,如果没有好的兽药,说不准半路就淘了,都赔了。兽药有生物制剂、化药和中药,化药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特别是抗病毒药,对人类有害严重;生物制剂大家都知道在病毒病的防治上能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但大多数人不予理睬;专家告诉我们抗病毒的西药在发病24小时之内好使,超过24小时失效,现实中当病鸡用药时已不知过了多少个24小时了;所以套一句当下流行的话不管你信不信,正确理解并学会使用生物制剂将是决定着你未来养殖是否盈利的关键之所在。
很多放鸡的老板说我以前的鸡一块钱就养出来了,你得保证我的鸡在一块钱之内养出来。十年前养鸡一块钱,现在还想一块钱,可能吗?我们要算整体的效益,而不是算一袋药多少钱。试想一下,一个病两三个疗程治不好,耽误了多少时间,五天一个疗程,十天两个疗程,一天长二两肉,十天二斤肉没了,这就多少钱呢?还算计那点药钱吗?告诉大家一个省钱的办法,预防,欧普生物结合自身的优势,通过大量的临床试验,提出了一整套的安全饲养模式,但很多人都不理解,非要等到病严重了才想起来用这些东西,这样能养好鸡吗!!!
肉鸡产业的风险防控“上、中、下、急”四策:
上兵伐谋,如果你想考虑的更长远一些,未来想有更大的发展,我建议你从育种上突破,从食品品牌上突破,这是长期的持久的赚大钱的路子。如果没有“伐谋”的思想理念和实力,可以“伐交”,“伐交”的时候要专注专业,要结盟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有好的理念,需要抱团,这是抗御行情风险的最好的办法。
再没办法了,我们可以“伐兵”,狠抓管理,提前站位,提前站在未来的方向上,这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付出,用学习的能力来抗御风险。
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也许当务之急就是“攻城”了,自损800,最起码还能保留200。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保证鸡能够安全出栏,需要上下一心,团结一致。通过我的调查结果发现,凡是鸡半路淘了的,出不了栏的,一般就是不团结,老板、兽医跟养殖户,肯定有一个环节出问题了。如果这三个环节都不出问题,大家团结一致,鸡是不可能半路淘的,大家不信可以去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