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到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在26日的“普惠金融:探索农村金融改?的新模式”分论坛上,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章良表示中国政府只补助母猪 公猪还需要银行的支持。
陈章良说,三农基础问题中一个大的问题是农村金融问题。他从三个方面说明了这个问题:
一是中国的农业正在发生巨大变革,急需要金融地支撑。二是农村的金融在整个改革过程中,能够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在什么地方。第三方面,针对农村金融目前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如何能够做到更好。
第一,在中国农业现在面临的巨大改革情况下,急需要金融地支撑。几乎所有的国内农产品现在的价格都比世界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贵。这个价格差也导致,走私米、肉的数量都在增加,走私管理难度加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最起码的是劳动力贵,二是农地都是小块地,机械化程度低,效率低。像插秧,一百个农民插秧不如一台机器,一百个农民砍甘蔗不如一台机器。中国面临着这个大改革,三中全会上面定了一条很重要的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小块变大块,这样可以使用拖拉机,生产效率高了,才有可能与世界粮食市场竞争。可是土地流转需要钱,需要付给农民一亩地比如旱地700块钱,水稻田1200块钱一年。流转二十年、三十年要给钱的,如果没有钱谁也做不成这个事。农民合作起来也要买农具。中国农业新一轮改革要成本,这个成本是需要很多。
第二点,金融支持对农业的生产,整个价格影响会很大。他举了个例子,在广西的时候周边的几个省出现了禽流感H7N9,当时广西是我管,我知道广西还没有进H7N9。但是边上的省开始杀鸡杀鸭了,广西也要杀,这是浪费。可设备需要资金支持,当时找了农信社,拿出了7亿,狠狠地救了那么多鸡、鸭屠宰厂,建成之后正常收购农民的鸡。可见农村金融的重要作用。
第三点,目前存在的困难和希望的改革。困难很多,对于农民来说是贷款难、贵。贷款难是因为农民自己的知识各方面,很难能够跟银行贷款人直接交谈。第二,贷款利息高,贷款贵,农民害怕。但是第三个问题是抵押担保难。在物权法里面,农民的宅基地上破烂的房子都不能拿来贷的,因为不许让它来抵押担保。但农民除了家里的破房子以外什么都没有,用什么去抵押呢?为此,最后银行发明了一个办法是联保,这个可以推广,但是对于稍微金额大一点的,谁也不肯承担担保,就行不通了。现在三中全会终于决定宅基地可以抵押担保,但这个的具体落实执行还存在很大问题和困难。
最后陈章良说,主持人李扬刚才说的猪代表中国CPI,这的确是事实,也跟贷款有关系。中国政府只补助母猪,中国政府绝不补助公猪。但是没有公猪,母猪不行。我是学生物的,老问我先有鸡、先有蛋。谁回答得都不好,世界上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我说,见鬼,先有公鸡才有一切,没有公鸡哪有来的这一切。但是我们只补母猪,不补公猪,公猪还需要银行的支持,所以金融支持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