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评论 » 正文

猪价上涨是必然? 养殖户“想等又不敢等”

  作者: 来源: 日期:2014-10-30  

  “想等又不敢等”,这是最近养殖户面对的最大困惑。出栏,目前确实赚不到钱,联想到如果后市猪价涨起来,现在卖岂不是亏了?压栏,担心市场阴霾持续,压到最后还是价格下滑,又该如何是好?在这个不平静的秋天,这种矛盾心理一直在折磨着养猪人。

  猪价一路下跌 各地纷纷“破7”

  根据猪场动力网猪价数据统计,本轮猪价下降开始于9月初,平均价格从7.7元/斤一路下滑到7.10元/斤左右,下降幅度近10%;猪粮比也在窄幅下滑,目前维持在5.35:1左右,整体生猪养殖处于成本线之下。

  目前猪价的地区差异化非常明显,南北方价差较大,南方地区猪价普遍维持在7元以上,其中广东、广西地区近8元;而北方地区猪价早已“破7”(7元以下),部分省份已经跌破6.5元的关口。南北差异导致北猪南运增多,也促使南方猪价回落,而北方猪价短暂微涨之后重回弱势。

  根据猪场动力网分析,猪场迟迟难以上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终端消费低迷,导致猪源充足,剩猪现象依然存在。其次是各个地区有猪病抬头的现象,导致一部分肥猪提前出栏。最后依然是养殖户的恐慌心理作祟,局地出现抛售现象。

  当然,近期生猪市场也不乏利好消息。伴随着新玉米上市,连续上涨数月的玉米价格终于回落,幅度超过10%,与猪价下降幅度相当。玉米价格的下降,一方面能够带来原料成本的降低,使猪粮比走高,对养殖大户效果更为明显;但另一方面,玉米等原料价格的走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猪价的下滑。

  后期走势可期 两周之内结束下跌

  根据农业部公布的能繁母猪存栏数来看,自2013年底以来,能繁母猪存栏开始下降。继2014年7月能繁母猪存栏降至4538万头,低于上一轮周期最低点4580万头后,养殖户主动的去产能行为仍在持续,截止2014年9月,这一数字已降至4479万头,表明养殖信心较为低迷。

  一般来说,第3季度是传统的仔猪补栏旺季。但商务部近日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的仔猪利润率来看,表现相对平淡。这表明,在相对较低的能繁母猪存栏及养殖信心的影响下,第3季度仔猪补栏行为显得相对消极。按照5个月的育成周期计算,2014年消极的仔猪补栏将影响14年11月至15年1月左右的肥猪供应,这为未来3个月的猪价提供了支撑。

  从决定猪价走势的消费层面来看,第四季度无疑将迎来猪肉消费旺季。首先是气温的降低,南方地区有春节前胭脂腊肉的消费习惯,将推动市场对肥猪的消费需求增长;其次,气温降低带来的猪口蹄疫、腹泻、猪流感等疾病渐多,局地出现一些肥猪提前出栏情况,这使得本来猪源将进一步减少。

  “猪价回稳上涨是必然的,因为在国内,供给方面的变化幅度不可能太大,而消费淡季跟旺季的需求量差距可以达到50%以上,因此市场需求才是影响猪价变化的主导因素。”据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顾问冯永辉估计,猪价下跌的趋势应该在两周左右的时间内结束,然后开始平稳上涨。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