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产业链是未来养殖企业的发展趋势,企业的业绩才不至于出现大幅波动。如果企业既有养殖业务,也有屠宰和肉制品加工业务,上游损失下游补,可以削峰填谷,表现相对平稳。
今年七月以来,“二师兄”身价翻身上涨。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第2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上涨至14.43元/kg。这已经是生猪价格连续上涨的第 6周,且中秋国庆双节临近,让市场对未来猪价行情持看涨态度。养猪业似乎在“回心转意”的道路上越走越好,猪价的回升能否让养殖户们忘却上半年的猪市噩 梦?生猪养殖行业的拐点到了吗?
“二师兄”身价暴涨 养殖户能否沾光?
春节前本该是生猪市场的传统旺季,但2014年却一反常态,受生猪产能偏高、市场供求关系宽松等因素影响,全国生猪价格2014年初出现一轮较快回落,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第4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0.97元/公斤,同比下降12.7%,创下年内最低值。
经历过上半年的亏损,目前的猪价确实给了人们很大的想象空间。猪价涨了,但养殖户是否能达到盈利水平呢?我们在参考猪粮比数据(最新为5.47:1)后 发现:生猪养殖还处于预警亏损状态。要想到达盈亏平衡点,还需猪价上涨或玉米价格下调。因为,按照我国生猪生产成本构成测算,生猪养殖达到盈亏平衡点的猪 粮比价(猪肉价格与饲料粮食价格之比)约为6:1。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联合发布的《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也明确提出,低于6:1就意味着 进入防止价格过度下跌调控区域,正常的猪粮比价应该处于6:1至8.5:1之间。
业内人士分析,受旱情影响,饲料价格涨幅较大,其中玉米价格更是水涨船高,这样一来导致现在每头育肥猪的养殖成本有所增加,养得越久成本越高。虽然近期价格上涨较多,但是随着未来生猪出栏量逐渐增加的影响,价格不是不涨,但很难出现暴涨的局面。
由此可见未来生猪养殖要想达到盈亏平衡点,还需要更多时间和利好消息。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养猪人?
伴随着上半年的猪价暴跌,生猪产业链上演了一出有人欢喜有人愁的戏剧性场面。双汇发展8月11日晚间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净赚21.97亿元,同比大增30%。雏鹰农牧同期大亏1.48亿元。
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说,猪肉产业链冷热不均是中国特有的现象。由于中国的屠宰市场受地方保护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猪肉市场因此出现一个很奇怪 的现象,当生猪价格上涨的时候,猪肉价格的涨幅高于生猪价格的涨幅;当生猪价格下跌的时候,猪肉价格的变化相对迟缓,屠宰环节的利润相对稳定。
业内人士认为,全产业链是未来养殖企业的发展趋势,企业的业绩才不至于出现大幅波动。如果企业既有养殖业务,也有屠宰和肉制品加工业务,上游损失下游补,可以削峰填谷,表现相对平稳。双汇跨国收购史密斯菲尔德,正是全产业链布局策略的一种体现。
供应下降驱动猪价上涨
有分析人士指出,下半年猪价的上涨来自多重因素刺激。首先,为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今年3~5月,国家发改委已连续两次启动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虽然收储对猪价的提振并不明显,但能起到稳定生产和价格托底的作用,能够带给市场信心。
进入7月后,多地出现高温天气以及长江流域暴雨,直接影响猪的生长及运输,屠宰场、肉联厂等终端为了保证市场供应小幅提升生猪收购价格,对猪价的上升起到推波助澜作用。
近一段时期整体供应下降是猪价上涨的主要驱动力;同时,中秋、国庆临近使三季度消费改善,也拉升了猪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