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面对危机,水产人只能一味悲情?

  作者: 来源: 日期:2014-08-11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超强台风“威马逊”袭击华南,重创海南、广东、广西近海渔业,当地养殖户损失惨重。在谈及灾害损失和灾后复产问题时,又有业内人士呼吁建立农业保险。而记者随后的调研,也像往常一样罗列了各种条件不成熟的原因——诸如风险太高国家负担不起、商业保险公司无利可图、农民参与热情不高等等——而最后唯有一声叹息,业内人士感慨近海水产养殖像赌博,养殖户盼望政府补助,随后一切照旧,一如既往。

  场景似曾相识,建议老生常谈,而更让人熟悉的,是这份悲情和怨天尤人的气氛。现实必须承认,农业在中国是弱质产业,高风险未必高收益,面对全球大市场的竞争,却没有与国际接轨的农业保险、农业补贴、农业集约化水平。这些问题要彻底解决,当然需要外力的支持,需要政府加大投入,行业共同进步。

  但作为吃农业饭的业内人,承认现实的同时,也应接受现实,充分认识和了解行业的特性。在选择从事水产或其他大农业的同时,就选择了这份高风险。面对它与生俱来的风险或灾难,要么反求诸己寻找与之和平相处的经营与生产模式,要么选择离开,另谋高就。负气、抱怨赶不走灾难,更对管控风险没有帮助。正确的态度,是对内自我改造,对外整合资源;错误的态度,是对外企图改造环境,对内从不改变自己。

  农民是弱势群体,农业是弱势行业,也正因此,农业从业者始终无法摆脱一种受害者的心态。经常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外界环境的改变或外在资源的注入。会哭的孩子有奶喝,固然有理。但自救与他救不可偏废,更不能让悲情遮蔽双眼,让自己失去反省的能力。面对再大的危机,自己并非无可作为,在抱怨和求救的同时,是否也应反躬自问:自己的工作是否已经到位,自己想到的办法是否已经穷尽?

  农业无时无刻不面临危机,在危机来临时,总能看到这样的现象——

  H7N9席卷全球,消费者谈禽色变,禽市低迷,鸡农状告媒体炒作疫情,希望全国媒体和专家改变言论风向,化解禽业危机。但科普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应自问:禽流感已非首次暴发,暴发前也并非没有征兆,作为从业者是否建立了应有的应对机制?如果自己能掌控的工作都未做到极致,又如何苛求全社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声?

  高压线停电导致鱼虾缺氧死亡,养殖户状告供电局工作不力,希望赔偿损失,但供电局反说跳闸属意外,并按时整修,并无过错,双方因此争执不下。在争取权益的同时, 我们是否也该自问:水产养殖该配备的发电设备是否准备? 有虾王分享经验,为预防停电准备三重发电系统,这说明什么,应该求人还是求己?

  管控风险,是从事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世上最能为自身事业控制风险的,也只有自己。面临困难时向外界求救,是明智之举。但倘若将解决问题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他人身上,却是最大的愚蠢。

  时常能够听到这样的期望:如果没有台风,如果没有禽流感,如果没有EMS,如果风调雨顺……退一步讲,如果一切如果都能成为现实,以目前农产品整体供过于求的局面, 难道就一定能够赚得盆满钵满吗?

  在中国,农业生产力落后、农业体制存在弊病,非一朝一夕形成,更无法指望毕其功于一役解决。在这个客观现实下选择投身农业,就必须具备与风险共存的勇气与智慧。事实上,这个行业并不缺少成功者,而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够不断反求诸己,在寻找改变现实的出路同时,能够调动自己的一切资源,碎步前进,迅速迭代发展,与现实妥协, 与现实一同进步。

  两个人在森林中被黑熊追赶,只差一步就要成为黑熊的盘中餐。甲抱怨运气差,停下来大喊救命;乙却不管不顾, 一个劲向前逃。因为乙知道,他即便跑不过黑熊,但只要跑过甲,自己就安全了。

  农业永远无法摆脱高风险的阴霾,你即便征服不了灾难, 但也不意味着不会成功。这不是宿命,是智慧。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