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价格快报 » 正文

浙江:杭州建家禽屠宰场 八成市民已接受杀白上市

  作者: 来源: 日期:2014-04-25  

  禁止活禽交易之后,家禽屠宰的设置、选点以及环保卫生事宜,成了大家最关心的环节之一。昨天,记者从杭州市有关部门获悉,杭州起草了《开展家禽集中屠宰的实施意见》,正在征求大家的意见。

  这份意见提出,杭州市的主城区不能设家禽集中屠宰厂(点);各县市(含萧山区、余杭区)根据当地是否执行禁止活禽交易,以及家禽养殖、禽产品流通的实际情况,可设置家禽集中屠宰厂。如果设置家禽集中屠宰厂,原则上不超过1个。达到一定规模的养殖企业,可根据养殖企业需要和当地动物检疫力量设置若干个养殖场家禽自宰点。

  集中屠宰厂(点)的设置,要符合城市规划,这些地方是万万不可以的: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及其缓冲地带,城市和城镇中的居民区、文教科研区、医疗区等人口集中地区,以及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特殊保护的区域。

  另外,家禽集中屠宰厂(点)设置还要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动物防疫条件、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要求。产品质量还要可以追溯。

  意见还提出,对准备新建家禽集中屠宰厂(点)的,应事先征询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意见,对选址、设计符合规划、环保和防疫要求的,要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标准进行建设。

  按照计划,今年6月为试运营阶段,经检查验收符合条件的家禽集中屠宰厂(点)进行试运营,7月1日起,正式实行家禽集中屠宰、杀白上市制度。

  自2月28日以来,浙江省已近两个月没有新增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随着近日天气转热,流感病毒怕热,气温上升后,外环境比如空气、水中的流感病毒活力会出现下降。而与此同时,杀白后的冰鲜鸡在保存时也将进一步受到挑战。

  第八期《消费大调查》,每日商报与杭州西美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合作,专门开展了此次调查,新兴产物杀白鸡未来将长期存在于杭州主城区,杭城市民正报以怎样的眼光看待它?本期调查共回收453份有效问卷,调查样本涉及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滨江等六个区域。接受调查的受访者中,家庭月收入2501-4000元的占37.56%。

  怕不新鲜 怕流感 怕激素注射 怕病死鸡

  所以还有人跑去农家乐吃400元的活鸡

  敢不敢吃鸡? 四种人各有不敢吃的原因

  万晓琳今年正准备高考,爸妈在餐桌上变着花样儿给他补身子,唯独一盅鸡煲足有一年没见着了。原来小万家每周末都要炖只鸡,木耳香菇配料齐全,筷子戳一下肉都酥得掉下来了,味道鲜,营养也好。可流感爆发后,父母担心买到病鸡,就转换口味了。“可说实话,我有些嘴馋了呢,不是都说鸡肉只要煮熟一分钟就没问题了嘛。”于是,小万经常自己偷偷去餐厅点份鸡。

  最近,吴阿姨家的厨房里则不时飘出了红烧辣子鸡的香气,用超市里选购回来的冰冻杀白鸡做食材正适合,“只要不煲汤,不论活鸡还是杀白鸡,我吃着味道都差不多,而且不用等着煺毛、开膛破肚,省去好多麻烦。”这位心直口快的主妇宁可选这杀白鸡,相较于原来活鸡要价20多元/斤,现在杀白鸡的价格也相当划算,便宜了近十块钱。

  然而,和“幸福理论”相似,敢吃鸡的人原因无不相似,不敢吃的人各有各的原因。

  本次调查中,1/5不敢吃鸡的人群中,有怕感染流感的,怕鸡被注射了激素,或者怕吃到死鸡病鸡,怕买的杀白鸡不新鲜,这些担心虽不无道理,但也不全都正确,如何解开心中的绳结,一位资深的养鸡场场主有话要说。

  担心鸡被打了激素? 这倒大可宽宽心

  周桂良在嘉兴有一家星健养殖场,去年流感和菲特台风轮番上阵,把他折腾得够呛。结果今年1月,流感依旧不依不饶,这段时间好不容易消停了,“老百姓怕吃到病死鸡,我们也理解,毕竟现在主城区都只能卖杀白鸡。”周桂良说,他们养殖场卖出去的黄羽鸡也都要先去工厂杀白,从概率上来讲,由于杀白的原因,城市里的居民认不出是病死鸡还是健康鸡可能性大多了。

  原先买活鸡,还能看看它的精神头怎样,毛色如何。但如今这鸡被放了血,拔了毛,就剩光秃秃的身子,外行的老百姓就无从下手了。况且现在天气开始热了,许多老顾客也不敢多进货,周桂良记得,原来那位绍兴的一口气都要200只,但昨天只拿走了150只,可不就是担心杀白鸡卖不完,之后会不新鲜、变质。

  “但就是这打激素有些不靠谱。”周桂良说,凭借自己多年养鸡的经验,给鸡注射激素其实是很不划算的事情,“鸡要长大,关键还是吃饲料,黄羽鸡吃3斤饲料长1斤肉,一般要养到八九十天才能出栏,打激素起不了多大用处。”而且当下相关部门对家禽类的抽检非常严格,他认为,关于激素类的问题倒是可以宽宽心。

  鸡肉新鲜健康怎么看? 冠红身壮脚有小趾

  现在这个天气,凌晨两点杀白的家禽,还可以在室温条件下放到早上七八点。如果温度继续升高,估计清晨6点,杀白鸡的表皮就会变得黏糊糊,需要放入冰柜了。这时,如何挑选新鲜的杀白鸡成为家庭主妇买菜的必修课。

  因此,70.28%的受访者将“新鲜程度”选为影响购买杀白鸡的头等要素,实在毫无悬念。

  正处于摸索阶段的莫先生自己总结了一下,“冰冻过后,不太新鲜的杀白鸡鸡皮就皱了,还没有光泽,鸡肉也松塔塔,不饱满。”至于鸡皮发黏,是其变质的一种表现形式,除此之外,周桂良还给出了几条专业性的意见,可供参考一下。

  先从头开始看,公鸡的鸡冠要红一点,竖得高一点,如果不新鲜了,鸡冠颜色就会慢慢暗淡下来。被拔了毛的鸡也有优势,那就是能看清整鸡的全貌,按照周师傅的说法,瘦下来的鸡一定不太健康,皮包骨的鸡还是算了,但看起来肥壮的鸡也要留个心眼,注意捏一下鸡大腿和鸡胸脯,肉质要紧实。

  不同品种的鸡,皮肤颜色也各有不同,三黄鸡的皮肤略黄,小公鸡的皮则有些发白。“什么样的鸡吃起来口感好,一个是从鸡脖子到鸡屁股的距离要长,别选短圆形的,其次最好挑鸡脚掌后边有小脚趾,长度大约在1厘米左右。说明这只鸡最起码养足了4个月,肉质肯定更胜一筹。”按照现在人工、饲料的价钱估算,一只出栏黄羽肉鸡成本在6.5元/斤左右,杀白后成本最起码要11元/斤,“比这价钱还便宜的鸡,不能说肯定有问题,但是出栏时间肯定短,口感就差很多。”

  驾车到农家乐吃顿土鸡煲 现杀土鸡三四百元一只

  上周,吴阿姨一家找到了吃活鸡的好去处,就是到桐庐农家乐。

  “自驾游开车1个多小时,进了村庄,感觉空气都新鲜不少,晚餐专门点了一份土鸡煲,看着老板现杀的活鸡,慢火炖了好久,煮熟的鸡更不会有流感,吃得美味又放心。”吴阿姨打算,以后一家人想回味一下记忆里的味道,就开车直奔这里,这叫定点吃鸡。

  桐庐富家雪林农家乐的朱老板说,现在跟吴阿姨一样的沪杭市民太多了,老早就先一通电话打来预订好一只老母鸡。“杭州人不论是煲汤,还是做白切鸡,都首选老的,一只差不多五六斤重。”朱老板家卖的鸡都是他自家养的,从鸡蛋里孵出开始养,价格自然也不便宜,按每斤70块钱算,一般的土鸡也要三四百块。

  朱老板还兼职厨师的职位,老母鸡炖汤,加火腿、黄芪,如果顾客有自己的喜好,也可以自带食材让他给加进去,在那儿关键是吃一个原汁原味。

  现在超市或者农贸市场里,在售的杀白鸡主要有三黄鸡、白羽肉鸡、土鸡、老母鸡、小公鸡等,哪种鸡用什么做法还是很有讲究的。吴山铭楼厨师长金国建就喜欢用草三黄鸡做白切鸡,“虽然白羽肉鸡这些也可以,但肉质不如草三黄鸡,另外吊烧烤鸡的最佳拍档也是三黄鸡,它肉质肥厚,烤制起来口感适宜。”至于老母鸡、土鸡自不必说,煲汤绝对是不二之选了。

  出生半年到8个月的小公鸡肉嫩、不油腻,最适合切块翻炒,例如辣子鸡块。

  舌尖与安全,孰重孰轻?

  杀白鸡,吃还是不吃,是一阵阵痛。

  主城区取缔活禽交易后,杀白鸡成了“座上宾”,鸡脚上挂上了“出生证明”,马大嫂们却心里嘀咕了:这不是新鲜宰杀的鸡,能好吃吗?

  因为按照人们对食物“挑剔”的传统,一般鸡、鸭等禽类最好都要吃“新鲜”的。禁止现场宰杀活禽,首先挑战的就是中国菜的一个“鲜”字。很多人质疑,不新鲜的原料是否能做出令人垂涎三尺的中式菜肴。

  “禁宰令”并不是新鲜事。2006年3月,广东就曾紧急下“禁宰令”,要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等大中城市城区的菜市场、超市,即日起一律停止在市场内现场宰杀禽类。此后,北京、上海、福州、武汉等城市也曾先后推行了“禁宰令”,但每个城市禁宰令的实施范围,都仅限于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区,城市周边的镇区、农村等并未纳入。因为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市民对美食的追求有着同样的执着,但,舌尖与安全到底孰重孰轻呢?

  禽鸟类交易和宰杀点一向是农贸市场最脏最乱的地方,禽鸟的粪便、宰杀后的皮毛、内脏等废弃物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滋生各种细菌并有助于其快速繁殖,造成禽鸟类肉品的二次污染。

  家禽散宰,让宰前检疫等防控措施因检疫人员疲于奔命而难免出现漏检等危险,而倡导和推广畜禽集中交易、定点宰杀、冷生鲜销售,促进传统消费习惯的改变,对流感等疫病的预防和控制极为有利。而且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冷鲜禽产品无论从营养角度还是安全角度都优于热鲜肉,只是口感上或有所不及。

  在欧美国家,零售渠道销售的鸡都放在冰柜里的,并且按照部位的不同,鸡翅和鸡翅凑成一盒,鸡腿们又抱团凑成一盒,你想吃什么部位,直接拿走即可。这反倒给家庭主妇们一种便利,第一不用担心鸡的来源,第二回家只需要清水冲洗,免去了很多卫生上的麻烦。因为没有活鸡活鸭售卖,无论是农贸市场还是超市,都显得窗明几净,空气清新,不再有人捏着鼻子进出的尴尬。

  所以,吃鸡与国际接轨也是一件好事,毕竟健康第一,卫生第一。味道嘛,事在人为,全靠手上的料理功夫。

  作为一枚吃货,我关心的已经不再是杀白鸡吃与不吃的问题,这只是一阵过渡期的阵痛。但让老百姓如何放心购买非现场宰杀禽类食品却是今后的重中之重,政府相关部门必须按照食品安全法和相关管理条例严格监督管理,从源头、运输、屠宰、保鲜、销售许可等每个环节严控把关和管理。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