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评论 » 正文

养殖业规模化扩张尚需解决“三难题”

  作者: 来源: 日期:2014-03-03  

  土地、疫情防治、融资是生猪养殖企业规模化扩张过程中遇到的三大难题。未来生猪板块中的养殖企业要提升发展空间,亟需克服上述三难题。

  土地资源是屏蔽中小规模户扩张的首先障碍。当前生猪养殖行业快速扩张的主体是年出栏万头以上的规模化猪厂,因为猪厂扩张的主要障碍是土地,而当地一般能做到万头以上规模化猪厂的是当地“能人”。这些“能人”一般拥有广泛的政府人脉资源,在拿地方面有一定优势。当前处于业内第一集团的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如广东温氏、正邦科技、雏鹰农牧、河南牧原均在对外扩张中往往采取两种模式:一是与当地能人合作;二是采取建立大型基地(大规模投资建立饲料、养殖、屠宰、肉食产业链以吸收当地劳动力就业)方式获得当地政府支持,这样有利于快速切入,占领稀缺的养殖资源。

  相关资料显示,年出栏1000-3000头规模,需投资50-200头能繁母猪,以平均每头能繁母猪投资2万元来计算,需要总投资100-400万元,占地5-15亩,规模属于中小规模投资。年出栏过万头的猪场,至少需要500头母猪,占地至少40亩以上,需投资1000万以上。在当地属较大规模投资。一般没有政府关系,很难拿到这样数量的土地。

  其次,中小规模企业在扩张中除了土地外,还有一个重要障碍是疫情防治问题。中小规模猪厂,一般难以吸收人才,养殖和防疫条件相对大型规模化猪场较差,养猪不仅是资金密集型行业,还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养猪厂长要懂养殖技术、动物营养、疫情防治、猪场管理等。在业内有一句话:养猪赚不赚钱看母猪,赚钱多少看仔猪。因此母猪的养殖情况与仔猪的存活率情况对猪场盈利水平至关重要,近几年猪病泛滥,仔猪存活率普遍处于较低水平,当前尽管中小规模化猪场大量出现,但由于资金实力有限、防疫条件跟不上,中小规模化养殖厂的能繁母猪每年普遍能提供13-14头成活仔猪,养殖水平及防疫水平的差距会直接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

  2011年猪价达到历史性新高,但大多数猪场并未挣到钱或挣钱较少,主要原因是防疫水平不够,在疫情来临时,仔猪死亡率迅速上升。

  第三,关于融资,今年管理层发布的“1号文件”中提出,将“探索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放心保)试点,开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试点。”观察人士认为,实施目标价格保险制度有利于稳定生猪的价格,保障生猪养殖企业的基本利益。在农产品价格处于淡季时,价格保险制度能够部分弥补种植养殖者的损失,降低企业和农户的风险,有利于维持企业业绩和现金流的平稳。

  如果未来目标价格保险制度得以实行,则在生猪价格处于下降通道时,企业除了正常的销售收入以外,还可以额外获得一定的保险补偿。这实际上稳定了企业的生猪销售价格,一定程度上锁定利润。因此,生猪养殖企业的业绩和现金流有可能将更加平稳,有利于企业的长期成长。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