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在第十八届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上发现,海外参展商在参展数量、档次、规模等诸多方面,均显示出对这一亚洲最大的渔业专业展会的高度重视。之所以如此重视,用智利大使馆商务投资参赞金龙的话来说,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对全球水产贸易的吸引力太大了,最具发展潜力,“未来是属于中国的”。分析人士认为,海外渔业凭借纯净优质的资源、严格的质量管理和成熟的食品加工工艺,对于越来越注重食品安全的中国消费者来说,影响力不容小觑。
智利驻华大使与商务投资参赞亲率代表团参加。据智利大使馆商务投资参赞金龙介绍,近年来,智利对中国海产品不仅出口额增长,产品也逐渐多元化。2008年至2012年智利对中国海产品出口增长69%,达33.9亿美元,其中最主要的海产品为海带、蟹、鱼粉、三文鱼、鳟鱼等。2010年,智利对中国的龙虾出口仍为零,然而如今,一个以龙虾出口为主的胡安费尔南德斯岛几乎所有的出口龙虾都卖到了中国,中国市场给当地带来了生机。按照中国和智利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随着2015年的到来,智利出口到中国的海产品将实现零关税。“智利出口中国的海产品约20%进入大连市场,其他主要通过上海、广州等渠道进入中国市场。未来将主要在中国市场推广扇贝和龙虾。”金龙介绍。
此外,不少国家以政府的名义推出“国家联合展位”,推介本国渔业的优势。世界海产出口大国挪威就推出了国家联合展位,挪威海产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尽管挪威与中国距离遥远,但伴随着当代新科技的发展,结合有效的物流体系以及可持续的捕捞方式,挪威的海产生产商不但可以提供种类丰富的海产品,还得以在运输过程中确保海产鲜活程度。此外,挪威对海产遵循严格的配额限制,控制最小捕捞尺寸,以实现海产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据悉,本次展会有全球39个国家和地区约400多家海外企业参展,其中22个国家和地区组团参展,境外展出面积超过40%。
一些中国周边国家更是以“邻里”之间的熟悉和了解,直接对接中国市场。韩国一些企业直接将中国消费者最熟悉的海参、鲍鱼等高端海产品向中国的经销商推销。此外,几乎所有海外的参展商配备了中文文字资料和中文工作人员,以便捷与中国客商的交流。
面对全球海产贸易的青睐,金龙表示,中国市场凭借巨大的消费能力和尚未开拓的市场格局,被全球看好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