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分析 » 正文

一场深刻的变革——青海省草原畜牧业转型调查

  作者: 来源: 日期:2013-07-17  

  最近,笔者到青海省围绕草原补奖政策的落实、饲草产业的发展以及当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有关情况作调研。十多天下来,走访了民和、刚察、湟源、湟中、贵南、贵德、互助、乐都等8个县、17个合作社和企业,与青海省农牧厅畜牧处、草原处及草原站和草原监理站的同志进行了座谈交流。总体感觉是,草原补奖政策的实施,犹如一石激起了千层浪,正在引发草原畜牧业发生深刻变革,传统、粗放、分散的草原畜牧业,正在向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迈进,草原畜牧业的科学发展元素正在增加,监测管理任务更加重要,由此引发的牧民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正在向纵深处发展,相关后续配套政策显得尤为关键。

  草原畜牧业正在发生三个深刻变革

  随着保护生态、退牧还草、草原禁牧和补奖等政策的实施,青海这片青藏高原上的草原畜牧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首先,生态观念深入人心,绿色发展正逢其时。“青藏高原是中华水塔,保护好草原生态环境责任重大,每做一项工作都要做实,这已成为全省各族干部的共识。”青海省农牧厅草原处处长巩爱岐说。这种保护生态的责任意识在牧民中也被普遍理解。“以前每天就是放牛羊,数牛羊,看着草原退化了,也着急,但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现在由国家组织实行禁牧还草、草畜平衡,大家都能理解,也欢迎。”刚察县泉吉乡宁夏村村长才保说。青海省5.47亿亩草原,不仅是全省75万牧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生态屏障,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牧区人口增长促使牲畜饲养量增加,全省90%以上草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个别地区严重沙化。保护草原就是保护牧民的生命线,就是保障整个中国的生态安全,这是天大的事,“与我息息相关”,这种观念目前已在牧区广大干部群众中日渐确立。青海省农牧厅厅长张黄元说,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青海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子:就是坚持“生态立省”发展战略,把生态畜牧业建设、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游牧民定居工程、饲草产业有机结合、同步推进、综合施策,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青海省打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大旗,旨在转变传统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畜牧业发展良性循环。在当前人们对食品安全普遍焦虑的时代,打出青海省这张绿色生态牌可谓正逢其时。其次,传统草原畜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迈进。与保护生态相对应,牧群和牧民正在撤出禁牧草场,草畜平衡区开始实施科学核减牲畜数量、按类分群、划区轮牧,草原畜牧业开始走上集约化发展道路。同时草场流转加快,全省883个牧业村累计流转草场1.95亿亩,整合牲畜838万头只,能繁母畜比例提高了4.2个百分点,草原畜牧业规模化发展开始发力。结合游民定居工程的实施、草场围栏建设的推进,游牧民开始走进定居点,牛羊开始走进圈棚舍饲半舍饲,饲草料加工业日渐兴起,大量工商资本开始涉足农牧业,科学育种、合作经营、设施牧业、畜产品竞拍等多种现代因素开始进入草原畜牧业。如刚察县泉吉乡宁夏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在2011年成功搞了“大白毛”(羊毛)集中竞拍,拍卖价比零散售价每公斤高0.8元,共拍卖9吨大白毛,增收7200元。合作社理事长才保说,以后他们还要尝试竞拍牛羊,商人也愿意这样买,省了一家家去交易。探索和创新正在草原深处竞相迸发,传统分散的畜牧业开始在现代理念的撬动下展现勃勃生机,集约化、规模化的现代生态畜牧业已开始自己的脱茧里程。

  第三,草原畜牧业组织化程度提高,新型经营体系正在孕育成形。青海省在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以加强牧业生产的组织化为主要抓手,坚持牲畜作价归户所有权不动摇,草场承包到户使用权不动摇,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组建牧民合作经济组织,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由探索推进阶段到提高完善阶段,再到巩固提升阶段,用12年左右的时间,全面推动牧业生产的组织化发展。自2008年起,青海省由试点到示范再到全面推动,截至2012年,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建设的第一步已全部完成,牧区883个纯牧业村全部成立了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入社牧户11.5万户,占建设村牧户总数的63%。分散的牧户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了合作体,摸索出了股份制、联户制、代牧制、大户制等不同类型的合作社。目前,通过合作社供给牧民的生产资料占牧民总购买量的65%以上,销售的畜产品占到牧民年销售量的80%以上,草原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与此相应,随着政策驱动力度加大,一批与草原畜牧业相关的牧业龙头企业正在崛起,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合作社+牧户”、“生产大户带小户”为发展形态的新型草原畜牧业经营体系正在孕育成形。

  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必须求解的三个关键问题

  青海省5.47亿亩草原中可利用草地面积4.47亿亩,按照国家草原补奖政策,其中2.45亿亩中度以上退化天然草原要实行禁牧,另2.29亿亩草原推行草畜平衡。按照青海省提出的“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产”的指导思想,全省年饲草缺口将达到700多万吨。

  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第一个关键问题是:草从何处来?

  青海省结合实际,着手从护草、种草、储草三个环节入手,立草为业,努力解决草的问题,为生态养护和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夯实基础。

  护草与禁牧相结合。青海省按照先落实草原承包,后核发草原使用权证、草原承包经营权证、签订草原承包合同,然后录入牧户信息的程序,将禁牧还草的任务和草原补奖资金分解落实到户,以达到养护草原、恢复植被、涵养生态的目的。贵南县扎江县长说,为落实草原补奖政策,实现禁牧还草,贵南县专门成立了“草管会”,先后调处解决了256起乡村草原纠纷,为落实补奖资金和实现禁牧还草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针对草原监理任务日益繁重,草原技术推广加量亟待加强的现状,贵南县还积极谋划成立草业局,拟将草原监理职能纳入草业局,改变原来草原监理与草原站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现状。青海省草原监理站的蔡佩云站长说,“我们宁可慢一点,也要把工作搞扎实,把基础打好打牢”。目前,青海省已先后对三江源地区及青海湖流域的20个县的1.1亿亩中度以上退化草原实施了围栏禁牧封育和核减牲畜,2012年补奖政策共落实到户(联户)资金110151万元,占补奖资金总额的57%。其中,禁牧补助85372万元,占计划的58%。

  种草与养畜相结合。为弥补饲草料的巨大缺口,青海省出台推进饲草料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编制发展规划,通过抓牧草良种繁育、抓饲草基地建设、抓饲草料加工三个关键环节,多渠道筹措资金,大力发展饲草产业,实现草畜联动。各州县也通过优惠政策扶持,积极引导企业、经纪人、种养大户等社会资本加大对饲草料产业的投入,一方面发展牧区的牧草加工,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农区玉米秸秆加工,多方寻求饲草料供应,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建立牧草良种繁育基地25万亩,年产牧草良种3.1万吨,全省饲草种植达650万亩,年产青干草4000万吨以上,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100万吨以上,饲草料加工能力达80万吨,为现代畜牧业发展打造配套的现代饲草体系。截至2012年,青海省新建牧草种子基地1万亩,牧草良种繁育基地保留面积达到10.8万亩,年产优良牧草种子1.13万吨;新建人工饲草基地261.3万亩,全省人工饲草保留面积达到511万亩,年产青干草300万吨;全省饲草料加工企业75家,年生产饲料产品28万吨、加工饲草产品5万吨。

  储草与防灾相结合。汲取2012年青南牧区严重雪灾给畜牧业发展带来巨大损失的经验教训,青海省着力建设省、州、县三级饲草料储备库,省级储备以饲草料龙头企业为主,生产加工储备足够的饲草料;州级以玛沁、泽库、囊谦、久治、玛沁县饲草料基地为依托,建立饲草生产、加工贮备站;县级以万亩、千亩、百亩饲草料基地为依托,建立稳定的饲草生产、加工贮备站(点),同时积极动员牧户做好抗灾饲草料储备,确保牲畜安全越冬。在运行机制上,省、州、县三级饲草料储备库由各级政府投资建设,运行、管理由企业具体负责,平时由企业组织饲草料生产经营,实行市场化运作。灾害发生时,作为政府的应急救灾饲草料贮备,及时向灾区调运饲草料,确保救灾饲草料供应。调研中发现,一些企业响应政府救灾号召,积极向灾区调运饲料,但其运出的饲草料目前存在收款难的问题。

  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第二个关键问题是:畜往何处养?

  超载的牛羊要有去处,牛羊肉供应也不能断档。为此,青海省以创新组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为抓手,着力加强草原畜牧业组织化程度,并以此为依托双管齐下,引导指导牧民核减牲畜、精简整编牧群,大力推行圈养舍饲。青海省883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实行的是一村一社,每一个村都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发展形式多样的合作。

  据青海省农牧厅畜牧处马清德介绍,天峻县梅陇村的梅陇模式是最成功的一种模式。牧民把生产资料以股份制形式加入合作社,由合作社进行优化重组,统一管理,草场统一划区轮牧,根据草畜平衡原则淘汰产能不高的牛羊,全村49户牧民从最初有49群牛羊,整合成了26个标准牧群,分为生产母羊、精羊、种公羊、后备羊等几个类群,实行专群管理,专人放牧,26名放牧员由合作社民主选举,把最优秀的放牧员推举出来,其他人分流出来从事二三产业。在梅陇合作社带动下,全村禁牧还草顺利推进,草畜平衡成效明显,草原产草量亩均增加14~20公斤,植被覆盖度提高5%~10%,牧民人均收入由原来的5000元,增加到9000元。

  刚察县的宁夏村生态畜牧合作社是联户制合作社的一个代表,覆盖全村85个牧户。合作社下设23个经营联合户,每个经营联合户由两三个或三四个数量不等的牧户自愿组合,他们的生产资料包括草场、羊群等按股份入股经营,草场统一划区轮作,牛羊统一分群饲牧,经营联合户年终收益按股份分红。经营联合户一般由亲戚或彼此关系好、信得过、草场距离近的几家组成,推举其中一户作为户主。23个经营联合户中有一个种公羊经营户,由合作社直接管理。该经营户在畜牧兽医部门技术人员帮助下,从全村牧群里筛选出319只优秀种公羊组群,利用专用草场放牧,交配季以100元一天的价格租给其他经营联合户,实现统一配种。村里其他种公羊全部淘汰,避免近亲交配、品种退化,以优化牧群结构。合作社还在秋季草场建立了4.2万亩集中育肥基地,由一户专门管理、科学饲喂,育肥基地的羊羔一般四个月后即出栏,而以往牧户自己饲养一般要1~2年才出栏。合作社还从经营联合户中返聘了10人组成综合服务队,主要进行集中剪毛、畜疫防治、维修乡村道路、饲草料种植、项目建设等,为各经营户提供社会化服务。按照合作社章程,每个经营联合户单独核算,年终总收益的2%要上交合作社。但该村村长兼合作社理事长才保说,这2%合作社没收,因为合作社还有其他产业,运营目前不存在困难。据才保介绍,宁夏生态畜牧业合作社2012年人均收入已达10500元,合作社牧民桑多嘉说自己入社后比以前减了100只羊,但收入却翻了一番。

  马清德说,搞生态畜牧业合作就是要解决小牧户与大市场衔接难、风险大的问题,解决畜牧业生产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在总体上呈现的无政府状态,草原畜牧业如果没有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生产,不但畜疫防治难度大,草原保护也会苍白无力,政策落实也很难,就难以避免草场资源利用无序、竭泽而渔的现象。

  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第三个关键问题是:人到何处去?

  按照发展生态畜牧业的要求,必然要涉及牧民流转、再就业的问题。以梅陇合作社为例,原来49个牧群需要49个人放牧,现在26个牧群只要26个人就够了,剩余的23个人要如何就业?这不但关系牧民增收,更是牧区社会稳定、草原畜牧业发展顺利转型的重要一环。

  青海省对此十分重视,一方面加强政府服务力度,加大牧民转移就业培训力度,拓宽转移输出渠道,组织引导牧民进城务工就业,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合作社的组织作用,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民族工艺品加工、特色文化旅游等二三产业,努力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据刚察县伊克乌兰乡角什科贡麻村扎木尔牛羊育肥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扎保介绍,随着刚察县高原海滨藏城建设和环湖旅游业的发展,他们的玛尼石刻和掐丝唐卡销售得很好,该社已在藏城购置商铺6间,与西宁12家手工艺销售商达成供货协议,计划用三年时间发展成全乡最大的文化产业基地,转移全乡剩余劳动力800余人。2012年该社人均收入达8565元,已转移周边剩余劳动力110多人。刚察县农牧局长才让说,县里十分重视对牧民的转移就业培训,已成立专门的农牧民技能培训中心,针对牧民转移就业进行培训。今年泉吉乡重点针对玛尼石刻、掐丝唐卡制作工艺进行培训,目前全乡6个村已有700多人报名。

  “抓好牧民就业培训是当前和今后的一件大事,必须把转移出来的牧民培训好、安排好、发展好,生态补奖政策才能有效、持久、有生命力。”青海省农牧厅副厅长田惠源说。

  草原畜牧业顺利转型需向三个方面着力

  青海草原畜牧业能否顺利转型升级,其最核心问题是牧民增收问题。巩爱岐说,牧民收入情况这两年还看不太清,因为有减畜卖畜的收入,再加上草原补奖的收入,这两年收入不会减少还可能增加,牧民真正的收入情况,要等禁牧政策实施的第4年方能显现,如果后续产业和配套政策跟不上,可能出现牧民收入阶段性下降。而解决这一核心问题的前提条件是政策持续有力驱动,根本出路在于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基础是切实搞好牧民转移就业培训。

  第一,现有政策需持续配套,未来政策宜未雨绸缪。对于正在实施的草原补奖政策,需要继续从保护生态、支持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发展提升、支持现代饲草业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强牧民转移就业培训等方面进一步加强配套,特别要重视现代饲草业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相辅相成。其中有四个问题需要给予关注:一是对于大量工商资本进入农牧业,一方面要欢迎、支持工商资本投资农牧业,另一方面也要持警醒态度,特别要注意保护农牧民土地、草场等权益不受剥夺。二是对于牧民和基层干部普遍反映国家补奖标准比较低的问题,应从生态安全的角度加强研究,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宣传教育、奖惩机制等措施调动牧民保护草原积极性。三是对于实行禁牧的草原,应提前研究其五年后如何保护利用的问题,从政策目标方面给牧民以激励和引导,并切实加强草原监理和草原技术推广力量,确保草原保护和资源利用的科学性。四是对于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发展,要下大力气研究支持、扶助、提升的政策,特别是在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方面,一定要给予有力的支持和正确的引导,这是真正解决牧民就业增收的最有效途径,但也要防止低水平加工业发展对生态的负面影响,防止造成新一轮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二,科研和技术推广力度需进一步加强。青海省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引领推动作用已经凸现。在饲草产业发展过程中,重视繁育牧草良种、推广牧草良种已成为青海省各级政府部门、饲草企业和牧民合作社的共识。在民和县绿宝饲草科技有限公司的试验田里,生长着大力士、青永久、紫花苜蓿、箭舌豌豆、多种燕麦等牧草良种,是用来做比对试验的。青海惠湟农牧科技开发中心总经理陈建林说,我国适应高寒牧区的牧草品种少,一方面是牧草种子科研和推广投入不够,另一方面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也需要加强。另外,适合青海省草地使用的农机,其研制和推广也需要提上日程,特别是农机质量亟需提升。在畜牧业发展领域,优良品种选育、统一配种、早期断奶、两年三胎等一些管用实用的科学技术正在推广试点;划区轮牧、按类分群饲养等科学方法也正在付诸实践,特别是畜禽良种化程度明显提高。

  第三,培训是个大课题。由于地处西北高原,生活原始闭塞,大部分牧民观念保守,文化程度不高,就业技能缺乏,特别是随着各地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发展和游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大批牧民从散居开始集中居住,从草地农村搬迁到城镇。这些聚集在一起居住的牧民,不但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最重要的是生活方式与以前也大不相同,他们如何适应新的生活,必将对城镇管理、政府服务提出很大的挑战。只有加强政府部门的服务指导,特别是加强就业培训,让这些牧民能够在新的生活环境找到新的就业岗位、新的增收机会,生活有了新的来源,秩序也就会慢慢建立,否则,必然会对社会良性运行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另外,随着草原畜牧业的发展转型,新的生产方式必然要求新的生产技能,对牧民加强生产实用技术培训、科学种草养畜培训和农牧产品加工方面的培训也是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的题中之意。

  号称“世界屋檐”的青海,有着长江之首、黄河之源,更兼祁连侧卧、昆仑横亘,湖水飞波、鸟鸣花开,的确是大美青海!期望生活在这片神奇土地上的人们,能够以创新的智慧、踏实的作风、科学的方法,描画出草美、畜壮、人快乐的美丽天堂!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