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生猪的收购价先高后低。尤其是春节以后,猪肉消费量下降,导致价格下行,3月生猪收购价和白肉批发价继续延续上月回落态势。市商务局商务预警的监测数据显示,3月全市生猪收购均价为13.65元/公斤,比去年同期的16.05元/公斤下降14.95%,白条肉的出厂价比去年同期下跌2.5元/公斤左右。
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虽然下跌后的猪肉价格仍让消费者觉得不算低,但目前我市不少生猪养殖户已处于亏损状态,他们希望能有国家政策扶持,帮助打破“猪周期”这个怪圈。
2013年“猪周期”又至?
目前猪价下跌,但饲料价格一路上扬,全国猪粮比已经跌至5.71∶1,可能跌破5.5∶1的中度亏损线,进入黄色预警区域。对于这个“亏本”的信号,养殖户普遍感到担忧,长期下去,散户和小规模养殖户因为无法抵抗风险会退出,大型养殖场也难以维持。另外,疫病频繁发生也导致养殖风险增大,现在养殖业国家补贴较低,中小规模养殖户特别是散户抗风险能力较弱。
事实上,整个2012年猪肉价格就持续低迷。“去年好歹抓住了价格上涨的一个月,卖了十几头猪,算是保了本。”金东区曹宅镇桥下村一养殖户说,村里也有赔钱的,有的是价钱高时他们没有出栏猪,有的是看见价格上来了想等一等,结果一等就等到了现在。
农业部的一项研究显示,从改革开放到2007年,我国生猪生产呈现波动中增长的态势,先后在1985年、1988年、1994年、1997年、2004年、2007年经历了六次明显的价格波动,价格较上一年增长都在10%以上。其中,1988年、1994年和2007年价格波动尤其大,增幅超过50%。
研究显示,从历史情况看,生产和价格波动的平均周期为四五年,上升期和下降期平均分别为3.5年和2.5年。2007年后,猪肉价格又先后经历了两次波动,“猪周期”时间明显缩短,约三年一个周期,而且振幅加剧,尤其是2011年猪肉价格同比涨幅更是达到70%。
由于猪肉消费是群众的刚性消费需求,这种“猪周期”循环的结果,要么是猪贱伤农,要么是肉贵得让城里人吃不起,使调控增加了难度。
散养户占不到便宜
据了解,养殖户和消费者有点像跷跷板的两头,总难有两全其美的时候。而屠宰场和零售商则是跷跷板的轴承,无论猪肉贵贱,生意人的利润总不会少。数据显示,剔除滞后效应,生猪的收购价跌幅远远超过零售市场上猪肉的价格跌幅。
这个价格波动的周期也被业界称为“猪周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供求关系变化。近几年国家出台了扶持生猪生产的优惠政策,调动了养殖户的积极性,我市不少资本进入养殖业,养殖户剧增,生猪存栏量明显增加,导致各地生猪在春节前后集中出栏,春节过后猪肉消费量下降,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状态。
生猪价格下滑,猪饲料价格上升,使生猪养殖利润越来越薄。婺城区雅畈镇黄皮塘养殖场的负责人说:“生猪价格达到15元/公斤才能保本,以目前的生猪价格来算铁定要亏钱。”自繁自养的规模户都在亏本经营,如果是外购仔猪或经营不好会亏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