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和几乎所有现代化、工厂化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像“速生鸡”这种生长周期很短的“速生动物”早已司空见惯。
就美国而言,肯德基通常使用的白羽肉鸡,在标准化、工厂化养殖模式下,从孵化到出栏,最快的只需33天,45天出栏已属较差水平。这种鸡之所以长得快,首先是品种优选和培育的结果,其次与科学、营养的工业化饲料息息相关,第三则拜全封闭喂养所赐。通俗地说,基因遗传就是肥大的种,加上吃得多、动得少,自然长得又大又快。
按照日本赫巴德协会和加拿大罗杰斯《麦克琳》杂志的数据,美国的肉鸡生长周期呈越来越短的态势,如新罕布什尔州奥尔波尔的赫巴德养鸡场,其肉鸡饲养周期在二战时约为150天左右,采用科学育种、标准化饲料和“无窗化笼舍”后,到1970年周期(从孵化至长到1.8公斤,符合投放市场标准)需53天,1977年缩短至45天,1980年39天,2000年前后已缩短至35天,如今则稳定在33~45天之间,个别肉用品种也有延长至8周(56天)的,但不多见。
如此高速的生长,品种是关键,以赫巴德鸡为例,目前的肉鸡品种系从150个品系的鸡中反复改良而得。美国工业化蛋鸡通常饲养至68周龄(476天)会被淘汰,历史上这种淘汰蛋鸡也会被投放市场作为肉鸡食用,并标明“蛋鸡”,价格比肉鸡便宜,但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已几乎绝迹,这是因为规模化、工业化生产的肉鸡,价格已便宜到让这类“肉用蛋鸡”毫无价格优势。
由于采用严格卫生管理和标准化饲料,美国工业化肉鸡的营养价值和卫生情况一般都能得到保证,“什么都喂”、“饲料有毒”等说法是以讹传讹,事实上肉鸡生产使用的是标准化配方饲料,“什么都喂”不但喂养效果不佳,而且成本反倒比饲料更高,是得不偿失、无利可图的。不过由于饲养密度极高,饲养过程中大量喂食抗生素的情况也十分普遍,一些反对速成动物者认为,这会对人体健康不利。
工业化肉鸡在北美最为人所诟病的主要是口感,因为这种鸡含肉量极高,鸡肉却味同嚼蜡,不少人抱怨“一点鸡的味道都没有”。不过许多人指出,鸡肉从奢侈品变成家常菜,工业化、规模化是最大功臣,口感的牺牲是为此所付出的必然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