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宜昌12月10日电(郭晓莹 何燕强)10日来自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的消息,该所在三峡坝区基地对一组“子一代”中华鲟亲鱼成功实施全人工繁殖,喜获受精卵21万粒,繁殖规模为历史之最,产卵规模已达到野生中华鲟自然繁殖的水平。
目前,4万余尾新一批“子二代”中华鲟苗种各项体征正常,健康状况良好。
记者当日来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中华鲟研究所保育车间看到,状如蝌蚪的“子二代”中华鲟宝宝在水池中欢快游弋。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些中华鲟宝宝出苗15天,身长仅2厘米左右。目前,它们已平安度过了垂游期、平游期、沉底期,健康状况良好,已于12月9日开口摄食。
“子一代”中华鲟是利用野生中华鲟亲鱼,经过人工繁殖培育的中华鲟。在此基础上,将“子一代”中华鲟卵通过人工手段孵化,可得到“子二代”中华鲟群体。2009年9月底,中华鲟全人工繁殖在中华鲟研究所获得成功,共获得约4万枚受精卵,当年10月,世界上第一尾全人工繁殖中华鲟顺利出苗。
据工作人员介绍,2009年以来,中华鲟研究所4次成功实施中华鲟全人工繁殖,前三次繁殖获得受精卵数量分别为4万枚、5万枚和10万枚。此次的产卵规模已达到野生中华鲟自然繁殖的水平,标志着中华鲟“子二代”全人工繁殖技术体系基本成熟,对中华鲟物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鲟是中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在地球上已繁衍生息1.4亿年,是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被誉为“活化石”,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