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湖南张家界将获“中国大鲵之乡”称号

  作者: 来源: 日期:2012-12-11  

  据消息人士透漏,即将于12月中旬在张家界举行的中国大鲵保护与发展论坛上,张家界市将被授予“中国大鲵之乡”的称号。此前,“张家界大鲵”还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也是我国第一个水生野生动物地理标志产品。

  据了解,2012年10月16日,农业部有关单位召开了张家界“中国大鲵之乡”命名评审会。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湖南省畜牧水产局领导,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水科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等单位权威专家实地考察了张家界市大鲵保护、救护、繁育以及科普教育基地,对张家界科学制订资源保护与开发总体规划,推动大鲵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和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并建议授予张家界市“中国大鲵之乡”称号。

  张家界市畜牧水产局局长李瑞武介绍说,大鲵是世界上现存个体最大的两栖动物,在地球上生活了三亿五千万年,是与恐龙同时代的“地球纪念物”和极其珍贵“活化石”,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和中国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张家界也是中国大鲵最主要的原产地,从对大鲵的抢救性保护,到人工繁育大鲵,到大鲵系列产品研究,造福人类,张家界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据了解,张家界对大鲵的保护始于40年前的1972年,当时在张家界桑植县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大鲵科研所,1978年大鲵人工繁殖首次成功,填补了世界大鲵人工繁殖技术的空白,1996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大鲵自然保护区。

  近年来,张家界对大鲵的保护力度加大,并尝试开发利用珍稀大鲵资源。张家界建立了总面积达14285公顷的大鲵保护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建立了11个观测保护站,在省畜牧水产局支持下建立了湖南省大鲵救护中心和大鲵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成立了大鲵保护与发展协会。2010年还引资6000多万元建成我国第一个大鲵科技馆。

  据了解,被媒体称为“中国娃娃鱼之父”的桑植县芙蓉桥乡白族农民王国兴,25年前投身大鲵保护,先后投入2000万元,并在全家开凿了一条602米的山洞里研究大鲵人工繁育技术,在山洞里一呆12年,获得了大鲵人工繁育发明专利,使大鲵养殖成活率高达99.2%,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筠等一批专家的赞誉。

  王国兴的儿子王建文子承父业,考入华中科技大学专攻大鲵的保健、医学、科研产品价值研究,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推出了大鲵蛋白多肽粉、软骨粉、油软胶囊、美白抗衰护肤品等高科技产品。

  省、市畜牧水产部门大力扶持王国兴父子做大做强,在王国兴父子的带动下,全市已建设大鲵人工、原生态和仿生态繁殖基地29处,年人工繁育大鲵幼苗10多万尾。吸引省内外资本投资近5亿元,财政扶持资金3600万多元,发展驯养繁殖、经营许可企业26家、委托驯养户300多户,存池大鲵25万尾。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