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获悉,全国草原现已完成确权37.6亿亩,占总面积的63%。“2015年基本草原划定面积达到本地草原面积80%的目标应该可以完成。”该中心主任马有祥称。
据官方统计,中国共有草原约60亿亩,是全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作为主要江河的发源地和水源涵养区,其生态地位十分重要。近些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为不合理行为的加剧,天然草原退化严重。导致了江河上游水土流失加剧,北方沙尘、浮尘频繁,严重威胁我国生态安全。
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副主任徐百志告诉笔者,。只有在完成确权的情况下,才能对其适用关于草原保护的有关法律,包括根据新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草原资源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而一些尚未确权的草原,则有可能被地方国土部门划为“未利用地”,这时,草原监理部门就很难出面保护。
徐百志还说,全国60亿亩的草原里面,南方的草山、草坡占了大约十多亿亩,这部分确权基本还未开展。也就是说,北方接近50亿亩的草原中,确权面积已经超过75%。根据规定,完成确权的草原应由县级以上政府颁发确权证书,实现承包地块、面积、合同、证书“四到户”。如果地方上存在为了完成任务而违规操作的情况,可以向草原监理中心反映,由草原监理中心派人下去查处。
另据马有祥介绍,根据草原监理中心掌握的数据,近年来开垦、非法征用、占用草原的案件已经占到草原违法案件17%,以每年15万亩左右的速度蚕食着草原。其中,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四个省份的案件发案数量占到全体的98%,破坏面积达99%。
而针对破坏性更加严重的违法开矿等,由于存在与国土部门的交叉,相关程序等尚待梳理。每年的具体破坏面积,草原监理中心并未掌握。
为保障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的协调发展,国家实施了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政策。对生存环境恶劣、草场严重退化、不宜放牧的草原,实行禁牧封育,中央财政按照每亩每年6元的测算标准对牧民给予禁牧补助。
“但对于这些禁牧的草原,有些地方政府瞎许愿,许给第三方搞开发。将来这也是我们的重点打击对象。”徐百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