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种畜禽 » 正文

四川省乐山市:乌鸡变“凤凰” 白免成“金兔”

  作者: 来源: 日期:2012-10-30  

  依托优势

  林下养殖效益凸显

  走进沐川县新凡镇双石村,密林深处,鸡鸣声声,此起彼伏。在一片楠竹林中,正在管理鸡群的青年农民黄镜告诉记者,他今年投入50多万元发展林下乌骨鸡养殖,已经出栏商品鸡1000多只,实现销售收入15万元,“看来,发展林下养殖这条路子走对了!”

  在场的沐川县畜牧局局长夏军介绍,近年来,沐川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加快培育林下养殖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生态养鸡和林边种草养兔,林下养殖已成为引领沐川县畜牧业发展的新动力。目前,全县拥有林地可利用面积13万亩,已培育万只以上林下规模养殖户21户,千只以上林下养殖户105户,吸纳1.5万余户农户参与林下养殖,形成林下养鸡年出栏200万只、林边种草养兔年出栏100万只的林下养殖能力,林下养殖年产值达1.25亿元,全县林下养殖农村人均收入近600元。该县还形成沿国道213线乌骨鸡产业片、大楠片区肉兔产业片和新凡镇、沐溪镇林下养殖示范园区,走出了一条“立足资源转化、区域连片开发、产品差异化打造、机制创新联动、政策服务保障”的特色产业发展路子。

  去年底,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会充分肯定了沐川县林下养殖的产业化模式。今年4月,省畜牧食品局副局长兰明建在考察沐川新凡镇的林下养殖基地后评价:这是我看到的全省最好的林下养殖鸡群。

  多措并举

  林下养鸡走俏市场

  地处山区的沐川县森林覆盖率达71.5%,林下空间优势巨大,但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而沐川乌骨鸡作为四川省地方优良品种,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认证,被列为四川省首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该县因势利导,把林下养殖作为发展生态畜牧业经济的突破口,引进业主投资350万元,建立的沐川县黑凤凰乌骨鸡业公司,建成了年供仔鸡100万只的现代化种鸡场,解决了乌骨鸡成片规模养殖的种源难题。该县在科学规划基础上,引导农户自主养殖、主业开发和合作养殖,先后建成了以养殖大户周立椿为示范的10多个林下养殖基地。这些养殖大户应用现代营销手段,通过网上销售、合作经营、开设专卖点等多种途径,把乌骨鸡销售到了乐山、眉山、自贡、成都等大市场、大酒店,设计开发出的竹工艺礼品鸡、礼品蛋、包谷鸡、月子鸡等特色品种,受到消费者普遍欢迎,养殖户效益越来越好,投资林下养殖的业主越来越多。

  该县在大力发展养殖乌骨鸡的同时,积极引导养殖户走“品牌化、中高端、大众化”的市场之路,在沿省道103线的山区发展以沐川土鸡为主的林下养殖,同样按照“吃粗粮、喝山泉、觅虫草”的原生态养殖方法,大力发展土鸡林下养殖。今年初,业主朱雁投入200多万元租用林地210亩兴建的土鸡林下养殖场,已形成常年存栏1万只,年出栏商品土鸡8万只的生产能力,并带动150多户农户从事养殖增收,全县由此形成乌骨鸡和土鸡“两线并进,互为补充”的“中高端、大众化”的林下养殖态势。

  种草养兔

  助农增收再添“法宝”

  该县引进业主李崇清投入200多万元,建成的沐源兔业公司,从提供种兔、技术支持到回收销售,形成了一条龙服务体系,建设的标准化种兔场被省畜牧科研高级专家蒋小松称之为:省内一流的种兔场。该种兔场可供种兔3万只,形成年出栏商品兔90万只的生产能力,为全县今年林边种草养兔突破110万只创造了有利条件。沐溪镇胜利村农户米富元今年养兔5000多只,预计年收入可达20万元。两天前,他卖出的120只兔子,收入4000多元,看到兔子行情见涨,他又在加紧新修兔舍,力求把拥有的笼位从600个增加到900个。在沐川山区,像他这样的林边种草养兔大户已有20多户。

  该县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县实现林下生态养鸡500万只,林边种草养兔500万只,林下养殖产值5亿元,覆盖农户3.5万户,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见“鸡”行事,白兔升账。沐川林下养殖渐入佳境。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