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上海崇明“乌小蟹”岛内也长大 改写二两左右定型历史

  作者: 来源: 日期:2012-10-29  

  崇明“岛内养蟹苗,岛外育成蟹”的传统模式已被改写,昨天,崇明本岛第一次大规模精养的成蟹试探性开捕,从捕捞出水的成蟹个头来看,“乌小蟹”很争气,不再像过去那样,2两左右就定型不长了,4两以上雄蟹、2两5以上雌蟹占比均超过六成。据估算,今年岛内成品蟹产量将达到50万斤。

  长江口崇明九段沙附近盛产中华绒螯蟹的蟹苗,著名的阳澄湖、太湖大闸蟹等均为中华绒螯蟹。崇明的中华绒螯蟹苗种养殖面积多年来一直维持在5万亩左右,其优质蟹苗年年被全国各地抢购一空。然而,内行人都知道,蟹在崇明本岛养不大,3两重的雄蟹、1两半的雌蟹在崇明已属蟹中“将军”。崇明蟹个头长不大,其中一大制约在于水质偏咸导致小蟹“早熟”,因此个小、壳薄,人称“乌小蟹”。因此,“岛内养蟹苗,岛外育成蟹”,既是崇明蟹农的老观念,也是他们的老做法。

  为突破这一瓶颈,自2009年起,崇明县政府在绿华镇拿出几片水面,由上海海洋大学专门成立“崇明河蟹产业体系”,主攻在崇明本岛养出大规格中华绒螯蟹,誓与“本是同根生”的阳澄湖、太湖等著名湖泊产大闸蟹一别苗头。上海河蟹协会会长黄春告诉记者,水环境、种源和养殖技术,是养大崇明蟹之关键,因此近年来崇明县政府与上海海洋大学不断在这三方面下苦功。一来,得益于崇明生态岛建设,崇明岛水系已从过去的由南向北转变为由西向东,并将北边的咸水挡在外面,使岛上湖面的盐分有所下降;二来,采取亲本种源,提纯复壮,每100只蟹中只精挑细选出2—3只个头大、长江水系特征明显的蟹进行良种培育,确保“优质的爹妈培养出优质的下一代”;三来,当地蟹农也从以往的拍脑袋、凭感觉养蟹走向科学养殖,一般而言,每亩水面投放不少于500只、不超过800只蟹苗以及500斤左右螺蛳,弃用人工饲料,确保生态和科学化养殖。以上三方面努力已见到成效,不仅精养成蟹的规格已大获提升50%以上。几天前,当地农民还在河塘抓到一只野生崇明蟹,重达9两。

  据了解,目前崇明本岛成蟹精养面积从试点之初的区区几亩扩大到5000亩,本岛养殖大规格中华绒螯蟹技术已完全成熟。考虑到本岛养蟹的水面租金高于湖南等地,为支持蟹农不出岛养蟹,崇明县政府还专门出台政策,凡本岛精养成蟹,政府每亩补贴300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崇明地产蟹的安全性受到政府格外重视,上海市水产办和上海市水产品监测中心从崇明蟹苗种开始进行全程监控,对于蟹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均能出具检测报告。另外,养大“乌小蟹”大获成功后,下一步崇明生态岛还计划力促一产与三产结合,在即将举行的崇明蟹文化节上,崇明“宝岛蟹庄”等基地将主推蟹历史文化、科普文化、体验文化与饮食文化之旅,打响崇明蟹原产地品牌。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