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渔业科技入户过程中,我们发现水产养殖户在鱼药使用中常出现一些错误方法,为了科学、安全、正确地使用鱼药,我们提出了十个注意点:
第一:没有一种药可以包治百病。
许多水产养殖户受鱼药厂家的误导,不管水产动物患什么病,都用硫酸铜杀藻,用生石灰清塘,用季胺盐消毒,认为价格便宜,结果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第二:不要等到水产动物发病才治病。
有些养殖户认为水产动物发病才治病,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发病是要经历一个过程,一般水产动物发病经历以下3个阶段:潜伏期——前驱期——发展期。而我们看到的是发展期,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已经危险症状,病入膏肓了,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我们要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有病治病,无病防病。
第三:并非使用品种越多效果越好。
养殖的水生动物出现病害后,并不是我们用药的品种越多疗效越好。无论用什么药物,要讲究相辅相成,协同作用,使用时要懂得药理学,对症下药。
第四:切勿症状一消失就不用药。
不能为了降低成本,症状一消失就不用药,使得病情出现反复。疗效的周期是不固定的,用药的轻重也是不固定的,我们要结合水产动物患病情况,等症状全部消失才停止用药。
第五:不能只看主成分和含量。
目前中国生产水产动物药品厂家管理不十分规范,假冒伪劣产品坑害水产养殖户的现象没有完全消失。我们看主要成分和含量的同时也要选择信誉度高的厂家,注重疗效,其次再考虑价格。
第六:并非药性越猛,效果越好。
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好的疗效,就是好药,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任何一种病都有一个疗效期,我们在治疗的同时要考虑水产动物能否承受。
第七:用药要因地制宜,不可人云亦云。
很多养殖户套用固定的处方模式,出现某种病就照搬处方开药,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我们要结合实际情况,从水产动物养殖本身和当前水质环境考虑,对症下药,治标的同时也治本。
第八:新药≠特效药。
不是所有的新药都是特效药,很多新药都是厂家换名炒作而来,换汤不换药,真正有疗效的产品是要投入相当大的经费,二流厂家的财力是不能满足的,大多都是买原料简单地复配和分装而成,起不到他们鼓吹的特效。
第九:并非剂量越大,效果越好。
有些养殖户认为,技术人员开的处方剂量不足而增加用量,造成肝脏等组织器官受损,甚至中毒。大家记住:是药三分毒。
第十:避免单一使用西药或中药治疗。
很多养殖户认为,用了西药就不能用中药,或者用了中药就不能用西药,这种相反也是错误的,其实,用中西药治疗效果很好,要掌握好一个度和配比,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