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吃虾,江虾、河虾、海虾……未来,餐桌上,还可以吃到来自南极的南极磷虾。
餐桌上的鱼虾,我们现在还经常会纠结是不是野生的,究竟安不安全,到了2030年,都别琢磨了,餐桌上的鱼全是养殖的。
昨天上午,江苏省科协举办的“高端报告会”在海军指挥学院内进行。早在2007年,提前预测三聚氰胺有可能带来比较大的食品安全问题的麦康森院士给大家做了《中国的海洋文化与海洋科技》的讲座。
鱼的未来 2030年,餐桌难见野生鱼
作为中国海产养殖的权威专家,有人会问麦院士,在饭店点菜,怎么判断这条鱼是野生的还是人工养殖的?麦康森说, 我看过《Nature》上有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未来的鱼》,科学家的结论是,未来自然的鱼越来越少,要满足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除了养殖,别无他法。
他举了一组数据:“上世纪70年代,人类消费的水产品6%是养殖的,到2006年,联合国公布的数据显示,超过50%水产品是养殖的。而中国这个数据是70%。”麦康森说,到了2030年,不要琢磨桌上的水产品是野生还是养殖的,因为全部都是养殖的。
去年,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有篇文章题目叫《鱼的未来》,科学家已经敏锐地感觉到餐桌上合法的、可以食用的野生动物,只剩下鱼了,别的野生动物都是非法的。“如果按照人类历史的进化,鸡也好猪也好狗也好,都是狩猎圈养,最后人工养殖。鱼也逃不出这个宿命。”
“我学的是海水养殖,具体说来,就是研究养殖里面最重要的环节:怎么喂鱼虾,让它们长得快长得好吃长得安全。现在研究海水鱼、石斑鱼、鲈鱼等,让它们怎么用更便宜的饲料长得更快更安全。”怎么养殖?麦康森说,去年11月,他就提出来,把海里的水产品养殖在水下50米的深海中。因为,现在的浅海海滩难免有污染,而50米深的水下,海水流动快,海水污染会被很快分解掉,同时,又不占用空间,不会对海洋造成生态负面影响。“现在已经一部分海域是这么养殖水产品的了。”
向南北极要资源南极磷虾可能会走上餐桌
海洋的开发,不要仅仅盯着我们36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领域,麦康森院士说,也要向南北两极要资源,比如南极磷虾就是比较珍贵的海洋渔业的战略资源。
麦康森院士解释说,南极磷虾的产量是惊人的,它每年的生物生产量达到7~10亿吨,生物可捕量每年可以达到1亿吨,但是你想想,整个中国的渔业产业才5000万吨,而全球海洋的捕捞量才1亿吨。但是单单南极磷虾一个种,就可以提供1亿吨的产量。因此它是一个巨大的战略资源。
据了解,目前全球对南极磷虾的捕捞量只有50万吨左右,仅俄罗斯、挪威、芬兰几个国家。中国大约从3年前开始试捕,每年我们只捕一万多吨左右。
麦康森院士说,现在我们从加工到市场销售,还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捕捞技术,这个虾壳很软,有比较强的自溶酶,如果放船打捞的话,就会溶化掉,现在挪威的捕捞方式是用泵吸进来,立刻在船上加工,制成虾干、虾油。然后直接到市场。
应该说,走上餐桌,南极磷虾极具前景,麦院士说,它有非常高的蛋白质含量,还有非常好的不饱和脂肪酸,也就是人们经常崇拜的脑黄金,目前除了捕捞的技术问题以外,还需要解决的就是含氟量比较高容易破坏牙齿的问题。”
水产品的重金属问题政府应当加强监管
2007年,麦康森院士在中国首先提出三聚氰胺在我们中国的食品领域是大害,2008年,中国就爆出了三鹿奶粉的问题,作为提前“预测”了三聚氰胺问题的专家,麦康森院士又如何看待我们餐桌上的水产品问题?
对此,麦院士说,中国的水产品的食品安全问题,有的来源于养殖环境的污染,有的来源说养殖过程中的用药,比如说一些电镀厂排出废水,鱼类就会出现重金属污染的问题。
而鱼类一旦真的有食品安全问题,老百姓用肉眼是无法分辨的,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监管,当然中国那么大,管起来也很困难,那就需要把握两点,一是监管最主要的生产地,一是监管主市场,比如超市里的水产品,进货、销售过程中要加大检测的力度。
日本海啸核泄漏对中国渔业影响有限
去年3月,日本大地震引发海啸造成了核泄漏事件,很多人担心核泄漏的核物质会不会对中国的海洋水产行业产生影响?
对此麦康森院士曾专门对此做了研究,他说,根据东北的季风以及大洋水流来分析,日本海啸泄漏的核物质对我们的水产业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洋流一路要走到阿拉斯加以后才会向中国来,这个过程需要11年的时间,海洋巨大的自净能力应该早已会将影响消除。
当然,麦康森院士说,放射性的元素在某些海洋产品中有可能会有一个富集效应,所以对于水产品的进口,政府需要加大监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