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6年至今,虽然猪肉价格偶尔也有因为“猪流感”、“健美猪”等事件而出现下跌的时候,但是在更多的时间里,听到的却是,猪肉价格在不断地创出新高。
羊肉、牛肉与猪肉都属于肉食,有密切的联动关系。猪肉价格涨高了,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选择暂时还没有涨价的羊肉和牛肉,作为猪肉的肉食替代品。
这样,羊肉和牛肉的价格就会在短时间内出现需求的急速上升。于是,最后的结果就是:在猪肉价格的带动下,羊肉和牛肉的价格也会随之涨高。
红肉的价格涨了,同属肉类,白肉的价格当然也要涨。
肉价涨势惊人,人们日常食用的蔬菜、水果和粮食的价格受此影响也随之上涨。
食品价格整体上涨了,人们的生活成本提高了,那么就会要求更高的工资和更多的报酬,否则无法购买那些不断上涨的食物。
这样,产业工人的工资就提高了,各种工业制品的价格也随着食品的价格而不断上涨。例如,因煤炭价格的大幅度上涨而出现的“煤超疯”就是工业品上涨的例子。
就这样,猪肉价格→红肉价格→肉类价格→食品价格→工业品价格,市场上由猪肉开始,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涨价狂潮。
于是,有人得出结论:全国性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是猪肉。一些大腕级的经济学家甚至认为:当前治理通胀的重要举措应该是平抑肉价。我认为,这是一种毫无经济学常识的愚蠢看法。
其实,猪肉价格的上涨只不过是全国性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大范围爆发的一个缩影而已。假如整个社会上的钱增多了一半,而市场中商品的数量并没有显著增多,那么相应的每一元钱的实际购买力也就下降了一半。于是,每一种商品的价格也该增加一半。
通货膨胀本身,就是一种因货币超发而引发的货币现象。货币超发是通货膨胀的原因,而猪肉价格上涨则是通货膨胀的结果。
那些通过各种方式,甚至行政命令的手段,控制猪肉价格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其实,如果猪肉价格真的被以非市场化的方式严格控制了,那我们才要真的紧张起来。因为这可能意味着猪肉价格未来会出现更严重的上涨,其上涨的幅度可能比仅受通货膨胀影响而产生的上涨幅度更大、更惊人。
为什么这么说?理由很简单,猪肉生产商也是需要挣钱的,赔钱的买卖不会有人干。由于通货膨胀客观存在,养猪的成本也会不断提高。
但此时如果猪肉价格受到压制,那么生猪养殖户可能因为不挣钱,甚至赔钱而转做其他生意。这样一来,猪肉的供应量将会大幅度减少。那么,就会出现猪肉供应量远远小于市场需求的情况。此种情况一旦出现,因为受到强制手段而得到短时间抑制的猪肉价格,会最终控制不住,从而以更猛烈、更迅速的方式上涨。而其价格的上涨幅度可能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
所以,猪肉价格不是通货膨胀的推手。抑制猪肉价格会使其上涨得更加迅猛。提高猪肉产量、控制货币供应数量,才是平抑猪肉价格、延缓通胀速度的根本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