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昔日收蟹转手如今疯卖蟹券 中间商助大闸蟹横行

  作者: 来源: 日期:2012-10-10  

  据《新闻晨报》报道,在大闸蟹的产地阳澄湖和太湖,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在湖区寻找商机,同时来往于上海、北京、香港,乃至银川、呼和浩特等一切有商机可寻的城市,将从蟹农处大批量收购的大闸蟹转卖至当地经销商或酒店,以此牟利,他们就是大闸蟹经纪人。品牌之争、疯狂的蟹券、泛滥的“洗澡蟹”背后,都不乏他们的身影。

  如今,秋风徐来,大闸蟹上市的季节又到了,大闸蟹经纪人更是早早忙碌起来。

  华明志:

  与蟹农一起成立合作社

  “哗哗哗”,苏州吴中区东山某大闸蟹出口基地一个仓库里,太湖的水味和淡淡的蟹腥味混在一起,几排1米多高的塑料桶里全是刚捕捞的太湖大闸蟹,它们灵活地舞动蟹螯,发出甚是响亮的撞击声。华明志从宽敞的办公室里,抬头就能看到工人们熟练地捆扎这批发往台湾的大闸蟹。

  在2009年正式注册商标、成为大闸蟹经纪人以前,渔民出身的他从事了17年大闸蟹收购生意。

  20年前看天吃饭

  直至今日,华明志还记得在20年前,将收购来的太湖大闸蟹卖到昆山的情形。早上6点起床,提着几十斤大闸蟹到东山镇坐车。巨龙汽车一路颠簸,到昆山已是下午3点。“那时昆山有个大闸蟹交易市场,里面很多常州蟹贩,他们再把这些蟹卖到香港。”而华明志则开始充当蟹农与蟹贩之间的中间人——通过关系从蟹农那里收蟹,再通过关系倒给蟹贩。

  虽然那时并没有冰冻和保鲜技术,直接装在塑料袋里的大闸蟹一番长途运送基本就死掉三成,但这样的“周转”对于“华明志们”来说还是利润可观。在太湖收到的大闸蟹是两三元一斤,一到昆山,仅仅过了几个钟头就涨到八九元,有时一天就赚到别人一个月的工资。不过一切还是看天吃饭,收入并不稳定,“那时没有人工养殖的大闸蟹,量也不能保证,有时接连下雨好多天都可能没有蟹,就只好在家闲着。”

  如今定期培训蟹农

  大闸蟹经纪人的队伍开始壮大起来是在2006年。当时,仅巴城镇就有3000名阳澄湖大闸蟹经纪人,活跃在全国97个大中城市。随后,太湖大闸蟹经纪人开始崛起。为了开拓市场,每年八九月,大闸蟹还没上市,他们就开始在全国各大城市提前推销和联络当地买家,还开出各种专卖店、连锁店、直销店。

  “跑外地市场可不容易,所有的经验都是血汗钱亏出来的。”华明志第一次做大闸蟹出口生意时,由于不懂冷冻技术,蟹都死了,一下就亏了20万。这种情况下,有人为了赚取利润,把阳澄湖大闸蟹防伪戒指发去外地,直接就戴到当地收购的蟹上。而华明志选择迎难而上。2009年,华明志在苏州开了两家太湖大闸蟹专卖店。华明志说,他现在向110户蟹农收购太湖大闸蟹,让蟹农加入他的合作社。加入合作社后,从买蟹苗开始,到饵料中的玉米、螺蛳,都是统一团购,这些都可以帮蟹农省下大笔钱。另外,为了提高蟹农的养殖技术,他还会聘请技术员对他们进行定期养殖业务培训。

  在正式注册了自己的大闸蟹品牌后,华明志对蟹质量的要求也更高了,他的蟹一半都是销往香港,把从做蟹贩时就开始积累的个人信誉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和香港的老三阳、成隆行交道一打就是十几年,大家都知道收太湖蟹就找我‘华老三’。如果哪天我的蟹不好了,他们打电话问起该怎么办?”

  孙林男:

  丢下“铁饭碗”做蟹生意

  巴城镇“渔家灯火”蟹市场,50岁的孙林男一大早就起来,张罗着把一批阳澄湖大闸蟹发往湖北后已是下午4点。

  最初一半人不赚钱

  1993年,孙林男丢下镇政府的“铁饭碗”开了一家饭店,后来又做起大闸蟹生意,成为最早一批的大闸蟹经纪人。“那时做大闸蟹经纪人其实入行要求很低,只要有点关系,认识些买蟹的人,再把从镇上蟹农那里收来的蟹卖出去就可以,基本上就相当于是个‘中介’。”孙林男说,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最早一批阳澄湖大闸蟹经纪人都是农民,没有什么特别的生意经,更不懂营销。

  “以前做生意的人都实在。”孙林男回忆,在那个没有电话和手机的年代,大闸蟹经纪人对市场价格变化其实并不清楚,他们有着农民天生的淳朴,“有时蟹的收购价并不便宜,但因为和买的人关系好,卖出去的价钱就压得低,因此,当时百分之五六十的人都没赚到钱。”

  孙林男回忆起最早一批经纪人时说,如今还在做大闸蟹生意的并不多,有的早已转行,有的年纪轻轻就在收蟹时因快艇出事意外去世。19年时光转瞬即逝,他不禁感叹:“你去市场上看看后面做生意的人修起的房子有多好!现在看来,那时的人太老实了!”

  现在儿子预售3万只蟹

  流行跑外地市场那几年,孙林男并不成功,在山西大同做了3年不得不放弃,“一是那边的人不爱吃大闸蟹,二是虽然有些渠道可以让蟹卖出去,但蟹运过去路上会死很多,何况当地卖大闸蟹的人比我有人脉优势。那几年基本上把以前赚的都贴进去了。”

  “如果说以前追求把蟹转手的话,现在更看重的是质量。特别是不少大闸蟹经纪人特别注意品牌意识,注册自己的商标和品牌,要把‘牌子’做好可不容易。”孙林男说。他从今年开始“退居二线”,儿子孙顺接过销售的班,26岁的他可算是巴城最年轻的大闸蟹经纪人之一。

  和父亲重人脉的“生意经”相比,孙顺有自己的想法和经营思路。这位曾在软件园当过4年村官的年轻人更看重网购时代的比拼,“网上卖蟹靠的是口碑,这是一种更纯粹的关系,可以让人专心于品质。”他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和网上交易平台,还在蟹券里加入“防伪二维码”,用手机一扫,蟹的规格、品质、价格就清清楚楚。

  阳澄湖大闸蟹还没上市,孙顺就已经在网上预售出去3万多只。“我们这一辈是马马虎虎过得去就行,他们年轻人想的就不一样了。”说起儿子,孙林男露出满意的神情,“不过也是,再不转个脑子就竞争不过别人了!”

  他们见我们招呼都不打

  从2002年开始,阳澄湖大闸蟹价格几乎每年上涨10%,大闸蟹经纪人队伍开始迅速扩大。“有的是上海来的中学老师,有的以前在苏州开化工厂。还有人刚来巴城镇时还骑着电动车,第二年就开上宝马!”知情人透露。

  对于这些一下出现的大闸蟹经纪人,蟹农们可谓感情复杂。

  “现在养蟹的人多了,生意就不好做了,我也没有门路卖蟹。”李岳清有80亩水面养大闸蟹,他从2007年开始就把蟹直接卖给大闸蟹经纪人,“这样至少不会担心销路”。

  蟹农张田根对大闸蟹经纪人则是另外一番评价,“有些大老板(蟹农都是这样叫经纪人的)看不起养蟹的,碰到招呼都不打!”

  最让他感到愤愤不平的是,那些专门从外地来阳澄湖做蟹生意的人从不养蟹,收入与蟹农相比却是与云泥之别。“有些人卖的明明就是打着阳澄湖大闸蟹招牌的‘洗澡蟹’,但他们在上海有人脉,蟹照样卖得很好。大公司的订单一要就是几千份上万份,一笔生意下来赚到的钱就是我们辛苦养蟹一年的收入!”

  不少知情人都提及,那些“长袖善舞”的大闸蟹经纪人一年卖蟹赚个一两百万不成问题,有人甚至可赚500万。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