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位于瓦房店的自家参圈里,海参养殖户老隋有点纳闷,前两年这个时候已经纷至沓来购买海参苗的福建养参投资客们,今年都哪里去了?
此时的老隋并不知道,在以往两年火爆无比的福建海参养殖,今年已经迅速降温。就在福建霞浦的养殖区域内,来自大连、福建等地的不少海参养殖投资者,已经将此前高价投资购买的渔排网箱等设备低价处理掉了。
超便宜的福建海参
今年5月份开始,在普兰店从事海参养殖多年的胡力忽然觉得,市场上的海参收购价格好像突然便宜了。“以往每年这个时候圈养海参每斤卖到80~90元左右不成问题,但今年5月的时候,海参价格大约就在每斤65~70元上下。”仔细一打听,胡力才弄明白,原来,大连海参的价格也受到了福建海参大量上市的低价冲击。“福建海参长得快,每斤卖到60元,我们的价格跟这个相比完全没有优势。”胡力说,好在大连气候更加适宜,当时的价格不合适,他干脆就没怎么卖,他琢磨着,等到今年秋天海参上市时看看价格再做决定也不迟。
胡力所说的福建海参,是指近年来在福建、广西等地广泛兴起的“北参南养”。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大量资本大规模进入南方海参养殖市场,产量也随之呈现几何级增长。仅在福建霞浦县一地,今年的刺参产量就达到了1.5万吨左右,比去年多了一倍多。而伴随着产量的迅速增长,福建海参今年的上市价格也大幅缩水,赶在4、5月份的集中上市期,福建海参的销售价格甚至低到每斤60元左右。每斤至少低于大连圈养海参20元的价格,的确在当时对作为主产地的大连、山东海参的价格形成了不小的冲击。
大面积亏损
导致“北参南养”骤然降温
相对胡力们的游刃有余,福建海参的养殖者们似乎没那么幸运。
记者了解到,每年11月到次年的4月,福建海域水温较低,传统在大连、山东等北方海域生长的海参,通过实现技术突破,可以在南方海域养殖。因此,近两三年以来,每年10中旬开始,在福建养殖海参的大量投资者就到大连、山东两地采购规格较大的参苗,经过南方海域的水温养殖,到次年4月、5月,就可以出成进入市场销售。前两年,福建海参在集中上市期的销售价格大约在每斤75~85元左右,而今年,由于养殖规模大幅增加,海参销售价格也一落千丈。
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在福建海域养殖海参的除了福建当地养殖户之外,还有相当比例来自温州的投资,以及大连少部分有经验的养殖户。
记者辗转联系到的一位大连养殖户国庆期间刚刚从福建回来,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他告诉记者,今年低迷的市场价格,让自己的投资损失了五六十万。“去年11月份从大连买的海参苗大概是每斤100~110元,每斤10~15个头,算上人工、网箱的投资费用,以及苗种20%所有的损耗,每斤的成本至少应该在70元。”这位养殖户向记者表示,今年每斤60元的价格,实在是令人无法接受,现在,他只想把渔排、网箱等设备低价处理掉,不想再干了。
但他也向记者表示,由于投入规模并不算太大,自己的损失并不算太严重,“我所知道的,有来自温州的投资者,今年亏了上千万。”业内人士也向记者表示,今年低迷的市场价格令众多福建当地及温州、大连等地投资者火速撤离,当地不少养殖区域都出现了养殖设备低价处理的局面。
大连海珍品
异地养殖到底缺什么?
价格不好,大连海参养殖户可以把海参暂养在参圈或海里,待价而沽。而福建海参则限于水温要求(5月份以后超过20度的水温不适合海参存活)只能在每年4、5月份集中上市,这或许只是福建海参今年丰产却不能丰收的表面原因。
其实,福建海参养殖大规模陷入困境,已经不是异地海参养殖过程中的首例,此前,河北等地也曾出现海参大量死亡或价格低迷的现象。大连市海参商会会长吴厚刚在接受新商报记者采访时曾经表示,大连海参的原产地优势加之多年来众多品牌企业共同打造的完整产业链,是大连海参产业近年来与大规模兴起的异地海参养殖竞争中仍能处于不败之地的核心原因。建立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以及产业链支撑体系,将是未来大连作为海珍品核心产地与异地养殖区域之间的竞争力所在。
记者了解到,就在不久之前,国内海参生产加工巨头大连棒棰岛海产股份有限公司与我国水产领域最权威的科研院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黄海所”)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同时,由中科院海洋所、中国海洋大学、黄海所、大连海洋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宁波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业界16位尖端科研专家组成的国内首个海参专家委员会在棒棰岛成立。而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也与国内的多个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其多项养殖、加工技术都来自产学研合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