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花,细如针,一勺辄千万,唯九江人能辨之。”九江人谭健标师傅用白色的小碟从鱼池里舀出一碟水,只见水中密密麻麻地布满了一条条绿色的鱼花,身体细如针,两只黑色的眼睛像针孔一般。即使面对如此细小的鱼花,老一辈的九江人也能分出鱼花的种类。
九江人和鱼花有着不解之缘。500多年前,九江人便开始在西江河段捕捞鱼花、培育鱼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也总结出一套独特的鱼花养殖技艺,坊间曾有“大抵非九江人不知养鱼苗”之说。上世纪60年代,人工成功孵化鱼花,自那以后,人工养殖开始取代传统养殖技艺。如今,在九江,只有老一辈的九江人才懂得古老的江河捕捞技艺。
昔
能准确预测鱼花到来时间
说起古老的江河捕捞技艺,59岁的关振如不禁感叹,如今只有十几个老九江人懂得鱼花传统养殖技艺,而他上一次在西江捕捞鱼花已经是15年前的事了。
关振如从小在九江长大,18岁开始在西江边打捞鱼花,期间跟随鱼花养殖师父关宜渠学习鱼花装捞、鱼花筛选、鱼苗培育、运输买卖等传统鱼花养殖技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跟师父学习的。”他说,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懂得传统技术,“传统技艺很少外传的”。
回忆起15年前,他说,每年从清明节到7月是捕鱼花的季节,因为天边常出现闪电,雨水丰富,江水上涨鱼花“远道而来”。正如《广东新语》记载:“知某方有雨,某江之水长,长则某鱼花至矣。” 经验丰富的鱼花师傅“侦察”非常准确,其预测鱼花到来的时间偏差在3天之内。明初,九江人已总结出哪条江出的鱼花为上乘、次级、下等的经验。
另外,不同时间到西江的鱼花种类是不同的,“清明节前后,鲩鱼最先到西江。之后其他三大家鱼才陆续到。” 关振如口中的家鱼即鲩鱼、鳙鱼(俗称大头鱼)、鲢鱼(俗称鳊鱼)、鲮鱼四大家鱼。
撇“花”也是九江人绝活
除了准确预测外,撇花也是九江人的“绝活”。据掌握九江鱼花传统养殖技艺的老人回忆,从西江捕捞上来的鱼花种类混杂,不仅有四大家鱼,还有其他杂鱼花。如不及时把它们分开,鱼花之间会相克,影响存活率。而将细如针的鱼花分类便是“撇花”技术。
“只有老一辈才知道水中哪一层是什么种类的鱼。”目前,谭健标经营一个140多亩的鱼花养殖厂,但谈起“撇花”技术,他说,只有已故的父亲才会。真正的“撇花”技术究竟是怎样呢?“通常浮在最上面的是大头鱼,中间的是鳊鱼,稍下的是鲩鱼,最下层的是鲮鱼。” 关振如解释说,把鱼花放在竹筐后,让它们游1~2小时,然后用用木制涂白漆的鱼碟将水轻轻搅动,“根据各种鱼在水中的不同浮力,从上到下把鱼撇出来。”
据介绍,“撇花”为九江人所独有,当时仅有十几个鱼花师傅掌握此技术,准确率可达90%以上。“这项技术使九江出品的鱼花具有种类纯、成活率高的特点,优胜于其他地方鱼花。”九江镇文化站相关负责人说。
今
人工养殖取代老技艺
“现在养鱼花是在4月~6月。” 谭健标说,与以前不同,现在九江鱼苗繁育场都采用人工孵化鱼苗。从4月起,把从鱼塘里捕捞到的母鱼、公鱼放进鱼池里,再给母鱼打催产针孵化鱼花,古老的江河捕捞技艺逐渐被取代。
“1970年前,西江的鱼花很多,一天一晚能捕到几百万尾。”关振如回忆说,后来工具越来越先进,西江的鱼却越来越少,“现在都是人工孵化,懂得野外捕捞鱼花技术的人已经不多了。”另外,传统捕获鱼花技术显得落后,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
新老传承过程中的脱节,使得传统的“撇花”等技术逐渐失传,而相应而生的鱼筛、竹箩等器具的编制技艺以及渔耕文化、传统典故等也相继失传,“了解的人越来越少了,年轻人也都分不清楚鱼的种类。”他说。
知多D:
早在明代初年,九江人便开始在西江河段捕捞鱼花。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九江乡民奉旨在西江两岸捕鱼,取得朝廷捕捞鱼花的专利。明末清初,九江鱼花业取得垄断地位,远销至江西、福建、湖南和东南亚各地。
传统鱼花养殖技术大致可分为鱼花装捞、筛选分类、鱼苗培育、买卖运输四个步骤,包括预测、分辨、设埠、装捞、撇花、开鱼花、清塘、兑水放养、挑运鱼花鱼苗等环节,其中预测、撇花、挑运、数鱼花几个环节很讲究专业技术,唯九江人深谙其道,可以称之为“绝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