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歌山镇林头村,有一大片水域浙江横源泥鳅苗种基地,这里晴天时水光潋滟,风平浪静,殊不知底下“暗潮涌动”,连基地负责人潘幼锋都不知道下面藏着多少泥鳅。
从建材转行到养殖
潘幼锋是湖北人,2006年前,在嘉兴、上海一带做建材生意的他,机缘巧合认识了一些东阳的老板。后来他发现东阳的山水很适合搞养殖,同时,考虑到这些年泥鳅作为“水中人参”,其营养价值已被广大消费者普遍认可,需求量每年呈上升趋势,对养殖有浓厚兴趣的潘幼锋遂从2006年开始结束了之前的生意,转行养起了泥鳅。
旁人都说他傻,问他为什么不给自己留条后路,万一养殖搞不好还可以重新做建材。潘幼锋说:“之所以把退路都截断,就是想一心一意搞养殖,人在山穷水尽的时候,往往能发挥他最大的潜力,我坚信以我的执着,一定可以在这领域有所成就。”
脱下西装亲力亲为
转行搞养殖说说简单,一旦做起来,各种烦恼和困难便接踵而至。
当时,泥鳅苗种市场一片空白,潘幼锋刚接触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完全靠自己摸索。
泥鳅善于逃逸。雨季来临,当池水涨满时,泥鳅会在一夜之间全部逃光。2006年夏天的一个晚上,下起了滂沱大雨,潘幼锋不以为意。没想后来雨越下越大,池里的水都溢了出来,因没做防逃措施,后来塘边到处是活蹦乱跳的泥鳅,那一晚,潘幼锋损失了将近一半的泥鳅,再加上雨后不懂防病治病,又死了一批,算起来潘幼锋那一次一共损失了十六七万元钱。
这次惨痛的教训给了潘幼锋重重一击。他开始脱下西装西裤,自己下水跟工人们一起工作。第二年,潘幼锋未雨绸缪,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并积极做好“三防”措施,即防逃、防病、防敌害。在他的努力下,养殖场渐渐走上正轨,到第三年基本能做到收支平衡。
被叫“鱼痴”终不言悔
“专搞养殖泥鳅只是一个人的事,而苗种能带动身边很多的养殖户。”在养殖中,潘幼锋发现市场上泥鳅一直供不应求,于是萌生了自己研究泥鳅苗种孵化技术的想法。回忆起当时的经历,潘幼锋感慨万千,那时几乎每天都是凌晨4点起床,晚上12点休息,有时整天待在孵化室里不出来,认识的人都称他为“鱼痴”。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经历两年间无数次失败后,潘幼锋终于取得成功,并实践摸索出无土养殖、稻鳅混养、生态立体养殖等先进的养殖模式,既做出了效益,也做出了亮点,不仅带动了金华以及省内养殖户的养殖热情,而且引来了广东、安徽、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养殖户前来考察学习。
在做大产业的过程中,潘幼锋对我市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心存感激。2009年,政府对养殖场补助资金5万元,随后又补助了七八万元。去年6月,潘幼锋申报横源泥鳅养殖基地项目,基地被列为浙江省特色渔业精品园,养殖基地随后获得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补助70万元。有了政府的支持,潘幼锋大展拳脚,苗种基地渐渐上了轨道。最近这两年,潘幼锋开始搞培训班,向有兴趣的人传授苗种孵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