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猪及猪肉 » 正文

养殖户赔本 种猪养殖为何会全线飘红?

  作者: 来源: 日期:2012-09-19  

  “我们的盈利点主要在种猪,那些更上规模的种猪企业利润比我们高得多,至少有60%的毛利。但搞生猪养殖的今年就难了,饲料价格涨得厉害,很多养殖户都赔本了。”江西东乡良育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危树华告诉记者。

  同样面对成本上涨、市场疲软,种猪养殖为何会全线飘红?红火背后有何隐忧?面对隐忧,相关部门企业将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使种猪行业健康发展?

  占尽规模红利 种猪养殖风头正健

  2011年9、10月份,生猪价格开始跳水,全国生猪收购均价从19.5元/公斤震荡下跌。根据中国养猪网公布的数据,目前生猪价格仍不到14元/公斤。

  让危树华庆幸的是种猪价格一直坚挺,成为其猪场的主要盈利点。“纯种母猪一直保持在每头3400元左右,杜洛克公猪、二元母猪的价格也和去年基本持平,但育种淘汰下来的商品猪就亏本了。”危树华告诉记者。

  生猪价格跳水,种猪价格何以“自保”?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瑶生认为规模红利是我国种猪行业一路飘红的主要原因之一。

  陈瑶生介绍,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也是养猪大国,猪存栏数、出栏数和猪肉产量接近世界的一半。庞大的生猪养殖规模,意味着旺盛的种猪需求。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对猪肉的刚性需求必然增加。”这也是很多企业看好生猪产业,陆续进场的原因。根据中商情报网今年4月公布的数据,自2000 年以来,我国商品猪出栏量一直保持持续较快增长,从2000 年的5.19 亿头,增长到2011 年的6.62 亿头,年均增长率达2.24%。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大了对种猪的市场需求。

  此外,种猪每年有25%的更新率,这就意味着每年有1/4的种猪要退出市场,供需减少相抵,下游的不景气就没那么快传导到上游了。

  “价格虽然变化不大,但销量减少了”,记者了解到,种猪行业并非没有受到下游市场的影响,很多种猪企业的种猪出栏时间都不同程度延长了。

  “如果生猪市场一直低靡下去,市场对种猪的需求减少,种猪市场必然也会受到影响。”危树华心存忧虑。

  大市场小公司 种猪市场面临洗牌

  可观的回报自然引来资本的青睐。大会上,生猪养殖业排名前三位的正邦集团董事长林印孙向业内宣布,旗下加美(北京)种猪养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意味着正邦集团将大举拓展其种猪养殖事业。

  随着大量新的资本流入以及像正邦集团这样的业内巨头的不断拓展,许多中小型的种猪场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中小型种猪场的生存空间将会不断被挤压,甚至被洗牌淘汰。”危树华对公司的发展前景心存疑虑。

  他告诉记者,此次参会的目的,除了想要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他还希望能找到对他的种猪场感兴趣的合作伙伴。

  危树华说,正邦集团曾提出以2000万元收购他的种猪场,而自己的心理价位是3000万元,最后因为价格没能达成一致而流产。“这次来,就是想找到有实力的公司注资,即使对方控股也没问题。”交谈中,记者能感受到他的急迫心情。

  据正邦集团多年从事种猪销售的杨经理估计,目前国内存栏量500头以上的种猪企业至少有3000多家,存栏量在100头以上的就可能翻番。

  “业内排名前十名的公司和品牌,市场占有率仅占1%-2%,整个行业呈现出一种大行业小公司的格局。”林印孙对记者说,正邦集团将通过自建厂、并购、建养分离、托管等多种模式,迅速提升种猪养殖规模,抢占市场份额,计划到2016年,加美种猪年出栏量将由现在的50万头提升到100万头。

  洋种猪跑马圈地 借来的种还能走多远?

  据了解,2011年全国到国外引种数量超过1万头,这几乎接近全国核心种猪群年更换数额的1/4。

  与此同时,国际育种公司不断在中国市场扩张。当前,在中国的国外种猪公司共有14家,不少通过产业联盟的模式运营品牌。如PIC牵手江西正邦建立合资种猪场、Waldo-Whiteshire战略联盟近三年内在广东、湖南、山东、福建等地建立起5家种猪场。

  危树华告诉记者,自己6年前也曾到加拿大引种,但这几年转到国内引种了。一是国外优质种猪价格比国内种猪高出太多,再加上运输费用,一般中小型种猪场根本承受不起。二是引种不是一劳永逸,经过几代的繁衍,优质基因逐渐被稀释,又得重新引种。三是有的企业花大价钱到国外引种,以为买回来的是顶级的曾祖代种猪,其实只是国外一般的种猪。“老外根本不会把最好的种卖给你!”危树华说。

  那为什么我们的企业还千辛万苦的跑去国外引种呢?面对记者的疑问,危树华显得有些无奈:“我们自己培育的种猪比不上人家的啊!”他告诉记者,现在国内引进的种猪主要有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和国内种猪比起来,它们生长更快、瘦肉率更高、带病风险更低,虽然价格高出很多,但有实力的企业都愿意到国外“借种”扩繁。

  引种,扩繁,退化,再引种……种猪企业要走出这样的怪圈成了很艰难的事情。

  “严重依赖国外育种体系,只能长期为他人积累数据资源。”陈瑶生表示,这种单项的遗传交流,只能使我们更加落后。

  整合资源 逐渐转型升级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西农业大学校长黄路生看来,目前对国外顶尖种猪的依赖,是由我国种猪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的,要摆脱这种境况需要一个过程。

  “虽然我们起步晚了,但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可能利用基因育种技术快速缩小差距。”黄路生介绍,我国目前已经获得了多项自主主效基因。

  国家也已经意识到种猪受制于人可能带来的风险。2009年,农业部印发《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完善我国的生猪育种体系。

  国家层面在谋划布局,地方政府也在积极采取措施支持种猪业的发展。据悉,重庆、陕西、湖北、云南等省都各自出台了种猪补贴、保险扶持政策。

  有了好政策还不够。“种猪行业要华丽转身不可能寄希望于小规模的养猪户,还得依靠财力雄厚的大企业。”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张宝文说。

  企业出资金,高校、研究院所出人才,搭建起种猪培育平台,这种资源整合方式逐渐在种猪行业内推广。正邦集团早在2008年就建立了“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宁带领的团队密切合作,打造出“加美种猪博士军团”。

  此外,业内对未来育种方向的认识也逐渐清晰。黄路生认为,针对国内市场,充分开发利用我国本土种猪的优势基因,培育符合中国大众消费习惯的种猪将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我们的竞争对手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正邦集团运营副总裁彭玉冰的这句话道出了种猪行业的现状:竞争并不激烈,但却需要赶快升级转型了。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