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进入雨季,特别要注意池子的水,必须进行清水护池,饵料从外面引进来时必须是干净水;第二个要对池子消毒,同时观察大鲵食量,要密切关注几点。”
9月4日,湖南张家界市慈利县赵家岗土家族乡农技推广站站长、新坪村“第一书记”杜兴祥正在给村民讲解当前大鲵养殖有关注意事项。
今年52岁的杜兴祥,是慈利县赵家岗土家族乡农技推广站站长、新坪村第一书记,他利用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在新坪村积极发展大鲵养殖产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被当地群众誉为农民致富的“引路人”。
他告诉笔者,像这样的技术培训,一周至少要举行一次,内容涉及大鲵养殖、销售等方面。目地就是要让更多的老百姓懂得利用身边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来发家致富。
在谈到为何会选择养殖大鲵作为农民致富的项目时,他说“我们这个地方原来就有大鲵生存,这里有丰富的水质资源适应大鲵养殖,第二个就是大鲵市场上需求很大,经济效益可观。”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大鲵市场前景广阔,供需紧张,全省年产量大约只有50万尾左右,放眼全国也不过200万尾,因此大鲵市场价格达到了每公斤2000元以上。
去年4月,杜兴祥与当地一位经济能人合作,投资2800多万元建设了一个占地30亩,拥有3000个饲养池的大型大鲵繁养基地。
为了打造“产——供——销”一体的无缝对接产业链,让周边的村民也能通过大鲵养殖发家致富、又没有后顾之忧,杜兴祥有了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想法。
“成立专业合作社,一是要形成规模,那就是走“合作社+基地+农户”,把那些周边村的散户集中起来,通过合作社,形成规模后再销售。第二个成立专业合作社可以为寄养户起到保险销售的作用。”
通过广泛宣传,在该县50多户养殖户及桑植县部分养殖户的积极参与下,“慈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了,大鲵产业也随之真正成为区域性特色农业产业。
新坪村村民李军以前一直在外打工,今年听说家乡有了养殖大鲵的专业合作社,从小就喜欢养殖的他毅然拿出多年的积蓄,在杜兴祥的帮助下回家养起了大鲵。
“我非常感谢杜站长,没有资金,他帮我组织,帮我找资料学习养殖技术,他是一个热心人”。
据了解:目前,“慈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共养殖大鲵4万尾,从业人员近200人。今年上半年,合作社销售成鱼327尾,实现销售收入156万元。
在谈到如何做大做强这个新兴产业时,杜兴祥表示:慈桑水产养殖合作社力争将养殖户发展到100多户,大鲵发展到5万尾,年销售量达到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