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海南省外海捕捞面临渔业基础设施薄弱等三大瓶颈

  作者: 来源: 日期:2012-09-12  

  7月中旬,三亚市30艘渔船组队开赴南沙捕捞,拉开了海南省大规模开发三沙渔业的序幕,并探索了大规模外海捕捞作业的组织模式。

  海南省水产研究所所长李向民说,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是一个天然的海洋宝库,渔业资源极其丰富,南沙群岛海域岛礁中上层鱼类渔业资源丰富,目前已知栖息鱼类有500种以上,其中金线鱼、鳗鱼、石斑鱼等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有30多种,开发潜力巨大。

  据统计,2011年海南省在三沙海域的捕捞总产量仅8万多吨,不足可捕量(200万吨)的4%左右,由此可见,西南中沙渔业资源的开发前景巨大。

  专家指出,随着海南省近海渔业资源的日益枯竭,拓展外海捕捞空间已迫在眉睫。然而,海南省发展外海捕捞仍面临渔船装备差、补给能力弱、渔业基础设施薄弱三大“瓶颈”。

  瓶颈1

  旧小渔船多 抗风能力弱

  “海南省现有的外海捕捞能力与西南中沙丰富的渔业资源、巨大的可持续捕捞量仍不相匹配。目前海南省捕捞能力过剩与不足并存,即近海过剩,外海不足。”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赵中社坦言。

  据了解,目前海南省共有2万多艘渔船,但80吨以上的大中型外海捕捞渔船仅1669艘,只占渔船总数的6%,大部分是旧小木质渔船,钢质渔船仅有386艘,只占渔船总数的1.4%,44.1千瓦以下的小型渔船22280艘,占渔船总数的81.4%。大部分渔船仍集中于近海作业,效益低。赴西南中沙海域作业的渔船多为木质渔船,吨位功率小,船体抗风能力较弱,技术设备相对落后,在海上捕捞作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为此,有关专家建议国家农业部给予海南省相关政策扶持,适当增加“双控”(海洋捕捞渔船数量和功率实行总量控制)指标,支持海南建造大吨位、现代化的捕捞渔船,并配备先进的渔业生产、冷藏粗加工等一系列先进设备。同时,建立起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群众自筹等多元化投资体制,采取公司、渔民专业合作社等运作方式,组建外海捕捞船队,增强海南省外海捕捞能力。

  瓶颈2

  外海补给船少 渔船补给难

  “开发三沙渔业,迫切的是需要解决渔船的补给问题。”临高利时合作社社长林海深如是说。

  林海深算了一笔账:南沙航程长,单航次往返至少要10多天,油料消耗费用至少要10多万元,生产成本大,捕捞量须达到一定数量,渔民才有钱赚。

  但目前制约南沙渔业生产的一个突出问题,正是渔船补给能力(包括渔船的供油、供水、供冰等)较弱。

  据了解,目前海南省仅有两艘补给船,导致赴三沙作业渔船补给能力较弱。

  省水产研究所总工程师陈积明认为,海南省应建造一定数量的补给船,有效解决渔船的后勤补给问题,降低渔民生产成本。并以大型补给船或捕捞生产渔船为母船(指挥船),根据母船功能、大小配套一定数量的捕捞生产渔船,严格执行跟帮编队制度,共同抵御各种风险和事故灾害。

  陈积明同时认为,目前海南省赴三沙作业渔船大多是带冰作业,其捕捞产品保鲜期短,售价大打折扣。而蓝鳍金枪鱼等名贵鱼类必须在捕获后立即急冻至零下53°C以下才能卖好价钱。因而,赴南沙捕捞渔船应配置急冻保鲜设备,避免“好鱼贱卖”。

  瓶颈3

  基础设施薄弱 制约渔业开发

  赵中社称,西南中沙是海南省传统作业渔场,但长期以来,该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给渔船补给、避风带来诸多不便,成为制约南海渔业开发的瓶颈。

  有关渔业专家认为,近年来,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日益枯竭,海南省调整捕捞生产结构,逐步淘汰旧小渔船,鼓励发动渔民建造大中型渔船,扶持龙头企业建造外海生产补给船,增强外海和远洋捕捞能力,组织渔民开发西南中沙等外海捕捞,拓展捕捞生产空间。加快三沙渔业开发步伐,首要问题是要加强三沙市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专家建议,在西南中沙建立渔业综合保障服务基地,在西沙永兴岛、晋卿岛建设综合港口及补给基地,为渔业生产补给提供支撑和服务。同时为渔船提供避风条件,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全方位服务渔业生产。

  专家认为,渔业综合保障服务基地还应包括卫生、科技、教育等设施,并加大三沙市供水、供电、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为驻岛民众和渔民提供全方位服务,解除其后顾之忧。

  省海洋与渔业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海南省将在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实施海水淡化试点工程,为驻岛民众及守岛工作人员提供日常淡水供给。电力方面,将探索采用太阳能、风能等海洋新能源发电,提高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电力供应保障能力。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