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以人为本”,而温岭市泽国镇天皇村的六旬老汉吴林生却说,他是“以猪为本”,和猪交朋友,用先进的理念和科技手段来养猪,走在世界养猪行业前列。
爱动脑筋的“老猪倌”
温岭市泽国镇天皇村的吴林生,是个爱动脑筋的“老猪倌”。他发明的“新型干湿自动喂料器”,今年8月份获得国家专利,并荣获浙江省第三届农民创富大赛创新项目类“好点子奖”。
今年60多岁的吴林生生活在农村,由于早些年家境贫穷,连小学也没毕业,只能在家干农活。
1988年,吴林生突发养猪念头,于是就开始养起猪来了。从小规模的养殖,到如今逐步拥有2000多头的养殖场,这一养就是20多年。吴林生也从原先的青壮年变成了头发花白的老头。虽说年纪一大把了,可他干劲十足,经常跑到省外向专家请教学习,每年的全国养猪产业博览会都少不了他。吴林生说:“博览会上有众多新产品,有最先进的科技养殖技术,是个学习的好场所,养猪也需要跟上时代的脚步,才能把猪养好。”
2008年,吴林生在一次博览会中发现,一个从丹麦来的摊位前放着“喂料器”引起了他的注意。据说“喂料器”能节省不少饲料和人工,吴林生好生奇怪,经过仔细查看后,发觉“喂料器”确实不错,吴林生就狠心花了1300多元人民币买下了“喂料器”。
“喂料器”在使用过程中虽带来了不少便利,但也存在不少缺点。吴林生从小有个爱动手爱动脑的习惯,他结合自己20多年的养猪经验,对“喂料器”进行改制创新,弥补使用中遇到的一些不足之处。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年努力,这个“新型干湿自动喂料器”获得了国家专利,目前已经在各地销售。
“新型喂料器”节省成本且能提高猪品质
在吴林生的30多亩养猪场里,共养了2000多头猪,在每间猪栏里都摆放着一台“新型干湿自动喂料器”。
吴林生告诉记者,“喂料器”的工作原理是:“喂料器”里有根杆子直通饲料槽,当猪想吃时,只要碰到这根杆子,饲料就掉下来,猪吃饱后走了,杆子不动,饲料也就下不来了。
传统的饲料槽基本有个规律,浪费都在2%左右,就是一包饲料差不多要浪费1公斤。用这个喂料器,浪费只有0.25公斤。吴林生给记者算了笔账,一头猪从生下来到长大,平均需要350公斤饲料,每头如节约5公斤,饲料按3.6元/公斤计算,2000头猪就能直接节约成本3.6万元,全国6亿头猪,就能节省108亿元。
“喂料器”还配有饮水装置,这个装置在饲料盘的边上,当猪渴了就会到饮水槽里喝,避开了与其他猪共食的时间,猪要喝多少水,这个装置会自动供应多少水,所以对节约水资源也大有好处。如果按照一头猪平均一天吃2.5公斤饲料,一公斤饲料要4公斤水喝下去才能消化,每头猪要喝10公斤水。按每天节约7.5公斤水计算,全国6亿头猪每年可节约16425亿公斤水。
吴林生介绍说,在猪舍里,水被浪费了,还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在猪圈里面,湿度会增加,细菌也会更多,给猪防病增加难度;还有就是饲料掉入饮水槽中,就会腐烂发霉,直接影响猪的健康,如果猪生病了,采用抗生素治疗,猪的品质就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