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没有资金,二没有技术,今年县上给我拿出5000元投入奶牛场养奶牛,既不要我们操心,每年还可拿到1000元的利润,5年后还要把5000元还给我。”日前,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城关镇小沟村三组贫困户李定海逢人便高兴地说。据悉,这是陇县今年创新扶贫模式,实施“企业+基地+农户”奶牛托养产业扶贫项目,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
陇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人口相对较多。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扶贫资金效益,陇县在充分调研和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推出了“企业+基地+农户”奶牛托养产业扶贫模式,就是由财政向贫困户每年投资5000元产业扶贫资金,贫困户通过县扶贫办将资金统一投入到中标奶牛养殖企业,由企业配套资金购买育成奶牛一头进行养殖管理,前4年向托养贫困户每年兑付生产利润1000元,第五年企业向贫困户兑现6000元后项目终止。在饲养过程中,出现奶牛因病或其它原因死亡时,不影响企业向贫困户的各项兑现。合同到期后双方可以协商继续合作,开展托养经营。
据了解,这种‘企业+基地+农户’的新扶贫模式,既解决了贫困户没有技术、饲养管理水平低的问题,又可解决饲养户大量的人力、资源的投入问题和养殖风险问题,更有利于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实现“一举三得”。
“现在养牛省事多了,到手的钱却增加了,政府真正为咱穷人操上心了。”该县城关镇麦枣村文昌定高兴地说。
据悉,该县今年共为城关镇小沟村、东风镇焦家坡村等14个村的160户贫困户发放产业扶贫资金80万元,第一批“企业+基地+农户”奶牛托养产业扶贫项目已全面启动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