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火爆经营场景不再,开业3年商户越来越少,西部第一水产批发市场怎么了
三亚湾市场曾创下日总销售额上千万元的辉煌。市场最红火时,有50多个餐饮加工点,批发、零售海鲜商户达200多家。
在短斤少两、哄抬价格等负面消息的冲击下,好日子说走就走,3年过去了,海鲜商户不到50家,还有成轩大酒楼十多家餐饮店在苦苦支撑。
现状
一排整齐的水产摊位上,零星散布的鱼鳞,仿佛在述说着这个西部第一水产批发市场昔日的辉煌。在开业的三年时间里,创造过日交易额上千吨的渝北区三亚湾水产市场,目前正经历着转型的阵痛。
市场冷清水产摊也卖家禽
昨日,天公作美,备受高温煎熬许久的重庆,进入了难得的凉爽天。记者再次来到这个曾经火爆一时三亚湾水产市场。
此时的市场内,早已没有了3年前开业时的人声鼎沸,十几个还在坚守的商家,正忙着向外发货。上午11时,在经过一阵忙碌后,市场中的商贩陆陆续续收拾行当,走出了市场。在市场中空出的摊位上,一些售卖家禽的农户已经占据了摊位,准备卖鸡卖鸭。
在水产市场旁,有一排门面,虽然已是上午11时,但还是处于关门状态。
批发大户为日常开支伤神
林立刚是该水产市场的批发大户,三亚湾一开业他就在这里批发各种水产品。昨日,面对记者的采访,林立刚连连感叹:“现在这里的生意不好做呀。”
林立刚告诉记者,在三亚湾开业之初,他每天一个单品的出售量就在800-1000斤,但现在,他每日的总成交量都没有千斤,有时要加紧吆喝才能销售300多斤。
林立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原先每日一个单品,一斤可以赚1-2角钱,一天下来,一个品种就有一两百元收入,再算上其它品种,一天收入几千元是很正常的,但现在,每天能赚到维持经营的门面、人工等费用就很满意了。
林立刚感叹,如果不是这里还有一定的客源,以及优惠的政策,他可能早已搬离此地。批发大户的日子如此,其他经营户的生意就可想而知了。
剖析
“游击队”宰客让市场蒙羞
成轩大酒楼是三亚湾水产市场中最大的一家酒楼,也是市场里最大的几家加工海鲜产品的加工点之一,酒楼老板伍小波说,三亚湾市场行情火爆,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在2009年底入驻市场,到2010年年中,整个市场中外地商贩占据了1/4的规模。
“外地商贩的入驻,本以为可带来更多的客源,可是,这些外地商贩大多是‘打游击’的,只讲究利润最大化,在交易中进行短斤少两耍称,更有一些商家集体抬价,‘逼迫’客户达成交易。”伍小波说,三亚湾原本良好的形象,顿时一落千丈。
恶性杀价让三亚湾再受伤
眼见客人越来越少,“游击队”开始陆续撤离,剩下来的许多诚信商贩,采取降价的手段最后一搏。伍小波说,三亚湾的许多经营户都是原先西三街的大户,为了挽救三亚湾市场,他们在价格上打仗,于是有了自我杀价,三亚湾店的商品可能比自己西三街店的商品还便宜的情况。
这种刻意压低价格的方式,使得这些商户损失惨重,最终,他们不得不放弃三亚湾,选择回归距离主城更近的西三街去经营。
据统计,在三亚湾营业最红火时,整个市场有50多个餐饮加工点,入驻市场批发、零售的海鲜商户达200多家,当时的日销售额在千万元以上,但目前,整个市场还有不到50家海鲜商户在苦苦支撑,而餐饮店,只剩下成轩大酒楼、廖老大海鲜大酒楼等十多家店。
出路
淘汰不法商贩增加新业态
三亚湾经历了由盛到衰的转折,目前整个市场已经进入从阵痛中涅槃的阶段。
昨日,记者从市水产商业协会了解到,整个市场经过规划调整后,原先的2期市场,已被整体搬迁,目前,还留在1期市场内的商贩及餐饮加工店,都是通过严格筛选后,留下来的诚信商家,不讲诚信的商贩已经被淘汰出局。
市水产商业协会副会长伍小波透露,今年上半年,三亚湾的整体营业额已经比去年同期上涨了30%,来就餐客人已从2010年的最低谷,上升到了现在日均近千人。目前,三亚湾的几个酒楼,除了进行日常的海鲜加工外,还增加了婚宴预订等业务。
打翻身仗必须摒弃同质化
三亚湾如何才能走出困境?昨日,我市水产业内专业人士张红表示,三亚湾市场的现状,虽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还是有一定的必然性,因为我市目前有两个大型海鲜批发市场在同质化竞争。
张红说,由于原先一些不利于三亚湾的负面讯息被爆出,使得三亚湾客源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此外,三亚湾的海鲜产品与西三街的产品,同质化太严重,从而使得许多客户在购买时,都选择口碑更好的西三街。
张红说,要改变三亚湾目前的状况,首要要恢复市民对三亚湾的信心,商家在谋取正当利润时,更要要注重服务质量。然后,通过良性的市场竞争引进更多的特色产品,摒弃同质化竞争,只有这样,三亚湾才可能再现往日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