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山区草山草坡丰富,养羊可达500万个羊单位,孕育出独特的地方优良品种——马头山羊。十堰市高度重视马头山羊品种的资源开发利用,百万只山羊产业项目被列入“十二五”全市农业产业化工程,并作为十堰市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支撑。全市以山羊产业化建设为重点,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为桥梁,快速发展马头山羊产业。2011年全市山羊饲养量达174万只,出栏88万只,居湖北省第一;郧西马头山羊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识认证和地理标识商标注册。
十堰市山区山羊产业化建设成效明显,但要全面实现产业化,必须解决县域发展不均衡、产业投入不足、加工龙头企业缺乏、草料供应不均衡四大问题,以抓好品种优化、加工增效、市场拓展、产能规模、品牌建设等重点工作,推进全市山羊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扩规模推标准
十堰市依托山区资源优势,围绕马头山羊等优势地方良种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建设特色鲜明、布局合理、效益显着的山羊养殖基地,促进安全优质羊肉产品生产。
培龙头拓辐射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雨润集团、武汉飘飘集团等知名企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先发展山羊产品深加工及储藏、保鲜、运销业,拉长产业链条,扩大产品附加值。
实施特色名牌战略鼓励十堰清真实业、房县天森食品、郧西天源食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实施特色名牌战略,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
完善山羊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由政府引导,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成立一批山羊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组织与养殖户的联结作用,为养殖户开展技术服务。
兴科技提效益
一是推广马头山羊、波尔山羊、努比山羊等良种山羊,加大品种改良力度,推广波努马羊和波努马羊杂交改良。二是推广山羊人工授精技术,提高良种覆盖率。三是推广牧草种植技术,引进优质牧草、草场改良和分区轮牧等草场综合利用技术,实施工程围栏,使草场载畜量明显提高。四是推广秸秆利用技术,推广青贮、微贮和干粉湿喂技术。五是推广标准化栏圈、山羊圈养、高效生态养殖、疫病综合防治等实用技术。六是推广绿色、无公害产品生产技术和标准化生产。
增投入促发展
一是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种源基地、饲草料基地、标准化规模示范场(小区)建设等。二是争取项目资金,积极争取国家山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项目、标准化建设扶持项目、“山羊板块建设”项目等。三是招商引资,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到十堰市建基地、搞加工。四是捆绑支农资金,重点支持山羊产业发展。五是争取信贷资金,对养羊大户实行小额信贷,支持扩大规模。六是争取农发资金,每年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用于扶持畜产品加工企业及营销企业,推动山羊产业健康发展。强基础增后劲建设山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马头山羊种源保护区,开展马头山羊选育,抓好郧西马头山羊种羊繁殖场生产,选育优质种羊。
开辟草料来源推进天然草地改良,扩大人工种草面积以及天然草场的人工种草、草场改良和草畜配套,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利用闲散土地和林地资源开展牧草套种在充分利用天然草场的同时,巧用冬闲田、退耕还林地,建设优质高产牧草基地。
扩大饲料原料来源采取多种方式推进秸秆综合加工利用,扩大饲料原料来源,最大限度地利用秸秆资源。
强化栏圈建设加大规模养殖户标准化栏圈建设力度,推广普及楼台式羊床。
建体系立支撑
认真落实关于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建立和完善各级畜牧兽医机构,落实人员编制,保障经费;加强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建设工程;抓好队伍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对农民、企业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和企业人才的技能。
严考核稳推进
将山羊产业纳入政府考核目标,每年底对县市(区)百万只山羊产业建设情况进行实地考核验收。对完成任务好的地方,市政府予以通报表扬并给予适当奖励,对未实现规划目标的县市(区)予以通报批评。
抓组织优环境
一是成立市、县、乡三级百万只山羊产业开发领导小组,为百万只山羊产业提供优质服务,推进山羊产业开发工作。二是成立山羊产业开发技术指导小组,具体负责产业开发的重点技术示范及推广。三是制定发展规划,出台优惠政策,拿出专项资金扶持产业发展。四是认真落实国家在规模养殖用地、用电政策和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等相关政策,在用地、用电、资金、项目、税收等方面对规模养殖、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支持,鼓励农民和外地客商投资开发山羊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