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康,鱼类学家、生态学家、中国淡水生态系统研究奠基人之一。1917年9月1日生于江苏吴江,1938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生物系,1949年2月由美国回到上海任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水生所前身)研究员。1950年1月中科院设立水生生物研究所,刘建康先后任水生所鱼类学组组长,水生所所长等职,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记者到他办公室时,老人正在上网。看到记者惊讶的表情,刘院士呵呵一笑:“平时就在网上看看新闻,或辅导学生做论文。”虽然已是95岁高龄,但刘老耳聪目明,步履稳健。他告诉记者,每天早晨,他5点钟按时起床,然后出去步行一小时,大约7000步,然后洗个澡,吃早餐,开始一天的工作。
生在吴越水乡,工作在荆楚水乡,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刘建康院士跟水打了一辈子交道,和鱼做了一辈子朋友。七十多年的“江湖”游历,故事讲不完。
国际学术界知道刘建康这个名字,是在1944年。那一年,他在一份刊物上署名发表了“鳝鱼始原雌雄同体现象”论文。
谈起这一发现,刘建康说“主要是好奇心的驱使”。
1941年,刘建康在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工作。当时,为躲避战乱,研究所内迁至重庆附近的北碚镇,生活十分困难,大伙想吃鱼但又买不到,于是晚上打着火把到农田中去捉鳝鱼。
刘建康想:如果采用人工养殖,就可以让大伙吃上更多的鳝鱼。于是,他挖了一个鱼池,并买来一批大鳝鱼投进池中。养了一年,池中的鳝鱼没有生殖,第二年仍然如此。“为什么这些鳝鱼都不生殖呢?”他将这些大鳝鱼杀掉一看,发现全为雄性。他又从市场上买了数百条小鳝鱼,宰杀后发现:小鳝鱼全是雌的。
通过研究,他得出结论:鳝鱼刚生下时全是雌的,长大以后,就逐渐变成雄性了。
1944年,他将这一发现写成论文发表,受到了国际动物学界的高度关注。1947年,世界顶级科学杂志《Nature》发表了一篇专题评论。开头:“从1944年一篇描述黄鳝性腺论文的发表,刘提供了新的和有趣的有关低等脊椎动物性别决定机制的证据,并打开了一个新颖研究领域之门。”
这一评价,对时年30岁的刘建康是极大的鼓舞。从那时起,刘建康坚定了一生为鱼、为鱼所栖居的生态环境而潜心研究的信念。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没有系统的鱼类生态学专著。1954年,刘建康随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迁至武汉后,上级把研究梁子湖鱼类生态学的任务交给了他。
接受任务后,他与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的专家密切合作,在长江上、中、下游设立调查站,调查站上游设在重庆的木洞,中游设在宜昌,下游设在崇明岛。为了让调查得来的数据翔实可靠,刘建康时常往返三地,反复核实、比对物种。
经过20余年的研究,汇集多位科研人员的智慧,《长江鱼类》一书于1976年问世,共40余万字,记录了200多种鱼类生长习性。这是我国第一部淡水鱼类生态学专著,为日后论证葛洲坝和三峡大坝对鱼类生态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
湖北省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作为荆楚大地最美丽的明珠,偌大的东湖居然面临鱼产量严重不足的尴尬。
1970年后,刘建康主持了水生所与东湖养殖场合作的东湖渔业增产和稳产高产试验,提出了调整放养对象、提高鱼种规格、改进拦鱼设施、控制凶猛鱼类和改革捕捞技术等5项措施,使东湖鱼产量连续7年递增。东湖的实践,为我国湖泊的渔业利用开创了成功的先例,在全国得到推广。
在东湖之滨生活了60多年,刘建康对东湖有着深厚的感情。
他告诉记者,刚定居东湖之滨时,东湖四周人烟稀少,湖水清澈,湖里的黄丝草茂密得像水下森林,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后的年代里,随着湖区人口增加和工农业发展,加上对东湖筑堤分隔等,东湖的水文、水质条件恶化,昔日茂密的水草消失殆尽!
东湖生态的恶化,使刘建康忧心如焚。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他开始了东湖生态保护的研究。
1980年前后,每到夏季,东湖湖面就会爆发水华。1985年后,东湖的水华现象竟神秘地消失了。
东湖水华消失之谜,引起了刘建康的极大兴趣。在他指导下,谢平博士牵头投入了这项研究。试验证明,出现微囊藻水华的围隔,在引进鲢或鳙鱼之后10天至20天,水华即全部消失。由此揭开了东湖水华消失之谜:养鲢、鳙鱼的水域里不出现水华,在于鲢鳙吃掉了导致水华发生的藻类,改善了水质。
揭开这一谜底,对控制水华有重要意义。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在滇池、巢湖水污染治理中得以应用。
现在,刘建康关于淡水生态学的学术思想,在他的学生努力之下不断发展和成熟,成为水生所乃至我国淡水生态学领域的主要科研方向。
结束采访时,刘建康说,社会上至今还在流传一种说法,说东湖的水是湖里养鱼搞坏的。“这是将人害嫁祸于鱼的谬论。东湖的污染是由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引起的,东湖的治理,首先要抓工业废水的违章排放和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